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韩煌的官员,他在用人方面极具智慧与技巧。无论是哪种人才,都能在他的治理之下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一天,他的老朋友的儿子来到他面前,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职位。然而,这位年轻人却毫无专长可言,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韩煌回想起与这位年轻人共进晚餐的情形,席间他几乎没有发一言,完全沉默寡言。因此,韩煌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他负责看守库房。果然,从此之后,这位年轻人早上准时到岗,一直守在仓库里,直到黄昏时分才离开,从那以后,没人再敢随意进出仓库。这个小小的职位在他的身上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仓库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智囊全集》中对此的记载是:此人每早入帷,端坐至夕,吏卒无敢滥出入者。这就生动地展示了韩煌识人用人的高超智慧。接下来,我们不妨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进一步见证历史的智慧。
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是一位热爱游览自己府邸花园的君主。一次,他在漫步中发现园丁陆仁章种植的花朵生长得异常茂盛,便在心中默默记住了这个人。后来的某一天,淮南兵攻打苏州城,整个城都被重重封锁,局势相当危急。在这个关键时刻,吴越王果断派遣陆仁章前去传达指令,没想到陆仁章居然顺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吴越王便将陆仁章视之如己出,倍加看重。
根据史料的描述,淮南人围攻苏州时,使用的攻城器械名为洞屋。他们巧妙地将士兵藏在内部,使得敌人无法用弓箭或石头进行有效攻击。面对这样的重重危机,苏州的将领想出了一个妙计:用钩子绑住竹竿的顶端,缓缓松开绳索,让竹竿向洞屋的顶部伸去,一旦揭开,藏在里面的敌兵便会暴露在阳光之下,从而进行有效的攻击。
然而,为了防止吴越王来救援,淮南人甚至在苏州城的下水道中设置了带铃铛的网,哪怕是稍微的动静也难逃他们的耳朵。先前,吴越王派出的多位使者都被淮南人提前设下的网捕获,不得不退回。但出乎意料的是,陆仁章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完成使命。他故意用竹竿碰触那个网子,立即引起了外面的淮南士兵的注意,他们听到声音后便将网拖起来查看,陆仁章则借机潜入了城中。为了等这个机会,他在水中静静潜伏了整整三天,才终于找到时机与城内的军队取得了联系。
最终,吴越王的援军与城内的士兵成功达成了一项默契的配合,淮南人感到惊讶万分,不得不立即撤兵。这个故事也被记录在《智囊全集》中,充分展示了韩煌与吴越王在用人上的高明之处。他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如果每位用人者都能如同韩煌和吴越王那样,那么世上将没有不可挖掘的人才,也不存在达不成的事情。《智囊全集》中也明确指出:用人如韩滉和钱鏐,则天下无弃才,无废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