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为何如此消瘦,杨父回怼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创始人
2025-09-28 11:01:54
0

许多人以为“作死”这个词是现代才流行的,但其实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作死”来形容那些自寻死路、明知可能死却依然冒险的人。例如,东汉末年就有一位因“作死”而名留历史的人物,他就是杨修。

先不谈杨修的个人才能,先说说他背后的家族背景。东汉末年,袁家和杨家可谓风头无两。袁家是典型的四世三公家族,意味着从袁家的高祖父到曾祖父、祖父再到父亲,四代人都曾担任过朝廷三公这一重要职位。凭借着这样的显赫家世,袁家在北方的势力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袁家同为四世三公家族的还有杨家,特别是杨修的父亲杨彪,同样是东汉末年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在那个时代的地位相当,可以说,杨家在官场上并不逊色于袁家。

但为何弘农杨氏的声势最终未能与汝南袁氏相提并论呢?这个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杨家和袁家在发展路线和目标上的差异导致了两者不同的命运。杨家更倾向于做辅佐帝王的“臣”,而袁家则是志在争取“君”的位置。由于这种不同的选择,杨家和袁家在乱世中的处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杨家最终未能像袁家那样建立起持久的统治。

说回杨修,他的家族背景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助力。作为杨彪的儿子,以及袁术的外甥,杨修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政治资源的环境中。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机敏的判断,杨修在东汉末年成为了公认的才俊。他不单是个学识渊博的人,还非常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思。最初,杨修在曹操的丞相府担任主簿,负责处理大量的军政事务。他的聪明才智常常使得曹操对他称赞有加,杨修也因此赢得了许多机会,逐渐在曹操阵营中站稳了脚跟。

然而,杨修最终却死于曹操之手。那么,为什么曹操会杀掉这个曾经得宠的谋士呢?据史书记载,杨修之所以遭到曹操的忌惮,源于他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汉中之战中,通过对曹操暗示性话语“鸡肋”的解读,准确推测出了曹操撤兵的意图。杨修的这种敏锐反应引起了曹操的怀疑,并且因他这一行为影响了其他官员,曹操心生不悦,认为杨修过于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公然泄露曹操的意图。这使得曹操产生了杀死杨修的决定。

但这只不过是表面上的理由。其实,杨修的死更多是因为他在魏王世子之争中的立场。当时,曹操已经决定让曹丕继承魏王之位,而杨修却偏向了曹植。杨修与曹植关系密切,再加上杨家背景深厚,曹操深知如果不尽早除掉杨修,未来可能会威胁到曹丕的统治,甚至引发更大的政治动荡。因此,曹操决定在杨修仍在世时先发制人,以消除隐患。

杨修死后,曹操见杨彪明显消瘦,便试图探知他是否心怀不满。曹操问杨彪:“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杨彪答道:“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这句话深刻表达了杨彪对儿子死去的痛心,并自责未能预见儿子的命运,未能更好地加以保护。这番话让曹操满意,并被传为千古名言。

杨修的死,实质上是曹操为了稳固权力,避免潜在的威胁而做出的冷酷决策。而杨修,也因其聪慧过人、忠心耿耿的个性,最终走上了自寻死路的道路。

相关内容

仓山戏曲专场唱响家国情怀
27日,“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章”仓山区闽剧协会2025年庆国...
2025-09-28 09:06:08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句话常被提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深...
2025-09-28 09:05:31
安徽黄山旅游2天需要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2025-09-28 09:05:26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后,...
2025-09-28 09:05:21
重新发现侨乡!高校师生四载...
日前,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落下帷幕。...
2025-09-28 09:05:13
立体呈现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
2025-09-28 09:05:06
原创 ...
战争的存在意味着必然的伤亡,而每一次胜利背后则都隐含着无数鲜血与牺...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也是明朝的开国之君,被誉为开创了...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刘备可谓三国历史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人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早年生活拮...
2025-09-28 09:04: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为什么过去习惯把妻子称为“太太”?又为什么说并不是每一个妻子都有资格叫太太?看完之后,一定要转发给自...
原创 杨... 杨广并不是一个注重兄弟情谊的人,事实上,他之所以没有杀掉杨秀,主要是因为他认为杨秀还可以对自己有所帮...
“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在宁开... “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近日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汇聚沪苏浙皖13家文博机构的38...
清末废除科举后,读书人怎么办呢 全文共2797字 | 阅读需6分钟 1905年9月2日,朝廷降下一道圣旨,宣布“自丙午(1906年)...
原创 他... 喜欢历史、军事的朋友们,应该都听过伏龙芝军事学院,这所苏联时期创办的军事院校,与美国的西点军校齐名,...
蓝章战功图:明朝中期的军队武备... 公元16世纪初,无疑是大明王朝的多事之秋。由于经济凋敝和权贵懒政,此起彼伏的叛乱席卷全国各地。其中就...
河北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记者15日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近日该县发现侵华日军井谷惇一郎日记和上原春信相册,经廊坊...
中国十大著名皇后,中国十大皇后... 编辑 | 趙英雄 皇后,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这是一个位份、称谓,...
我们从哪里来?从50张“中国面... “关注中国面孔,其实就是解读‘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终极命题。” 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
160件(套)文物亮相颐和园 ... “园说Ⅶ——南迁北返 移珍永续”展览近日在北京颐和园开展。展览以1933年至1951年颐和园文物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