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成吉思汗》第7期:草原上的权力与复仇
在成吉思汗崭露头角之前,草原上的部落错综复杂,许多部落表面上臣服于他,实际上却心猿意马,犹如骑驴看马、三心二意。成吉思汗深知这一点,并采取了果断的手段。对于那些不执行命令的部下,他从不宽容,视其为敌人。而对于敌人,他的回应只有两个字:死亡!这简单的两字,赋予了他无与伦比的威慑力,成吉思汗的威信因此在草原上牢不可破,几乎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01 塔塔尔人的背叛与蒙古的复仇
在成吉思汗初步建立影响力,并得到克烈部王汗脱斡邻勒支持时,蒙古人开始把复仇的目光投向了塔塔尔部落。塔塔尔人和蒙古人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塔塔尔部曾有过一段黄金时代,其部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蒙古东部高原,西侧是险峻的兴安岭,翻越兴安岭便是当时强盛的金国。金国曾成功地灭掉了北宋,稳稳占据了中原,而在南方则建立了南宋,两国几乎平分天下。
金国不仅拥有雄厚的实力,也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迅速扩展影响力。为了防范南宋和蒙古的联手夹击,金国开始寻求与塔塔尔部的联盟。塔塔尔人本就生活艰辛,对金国的援助感激涕零,金国为其提供了丰厚的物资支持,塔塔尔人更是誓言效忠金国,并誓言阻止蒙古人越过兴安岭。
在金国的帮助下,塔塔尔部不仅迅速富强,还开始通过掠夺蒙古的马匹、羊群和皮毛等资源,再转手运送到金国,从中获利。塔塔尔人利用这一优势,迅速成为草原上最富有的部落,令蒙古部落倍感压力。蒙古人多次尝试反抗,但总是遭遇惨败,塔塔尔部还曾捕捉并杀害了蒙古的第二任可汗——俺巴孩,令蒙古人痛心疾首。甚至,成吉思汗的父亲速该也被毒死在塔塔尔人的手中,这一切导致蒙古分裂为无数部落。
成吉思汗不曾忘记这份深仇大恨,等到自己实力逐渐强大时,他便决心找机会向塔塔尔复仇。
02 塔塔尔的自负与金国的愤怒
塔塔尔人也许因金国的宠爱而自满,甚至在某一次草原掠夺中,塔塔尔部竟敢抢夺金国军队运送的马匹。这一事件令金国皇帝震怒,认为塔塔尔人如同养不熟的狼,决定联合克烈部与蒙古一起对付塔塔尔部。克烈部王汗脱斡邻勒不忘成吉思汗的贡献,主动邀请成吉思汗出征,与金国联手对付塔塔尔部。
这成为了成吉思汗向塔塔尔复仇的良机。他召集了各个部落的首领和战将,商议如何进行攻打。然而,最强悍的蒙古部落——主儿勤部的三位亲王却未按时到场,这令成吉思汗心中不免生疑。他默默祈祷,希望主儿勤部不会在背后对他施加破坏。
03 主儿勤部的叛乱与成吉思汗的处决
成吉思汗的祈愿未能阻止主儿勤部的叛乱。就在成吉思汗带领大部队出征塔塔尔时,主儿勤部的三位亲王趁机袭击了成吉思汗的大本营,掠走了大量牲畜并杀害了十多名留守的士兵。当成吉思汗凯旋而归时,见到自己的营地遭遇如此劫掠,愤怒至极,决定彻底剿灭主儿勤部。
主儿勤部虽然勇猛,但面对成吉思汗得到的克烈部和金国的支持,始终无法与之抗衡。经过几天的激战,主儿勤部被彻底击败,三位亲王中的薛扯别乞和泰出被生擒。成吉思汗冷笑着看着他们,严厉质问:“既然你们曾推举我为成吉思汗,为什么不遵从我的命令,反而背叛我?你们罪该万死!”最终,他毫不留情地砍下了两位亲王的头,丢弃在荒野中。
另一位亲王不里孛阔见势不妙,急忙投降,并恳求成吉思汗饶命。成吉思汗虽然心中有愤怒,但对投降之人,他一般不会立刻动手杀戮。然而,他早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主儿勤部彻底根除。为了掩人耳目,成吉思汗安排了一个摔跤比赛,邀请不里孛阔与其弟弟别勒古台一决高下。
比赛中,不里孛阔为了讨好成吉思汗,假装不敌并摔倒在地。正是在这一瞬间,别勒古台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默许,将不里孛阔的脖子扭断,最终,主儿勤部彻底灭亡。
成吉思汗的这一行为展现了他铁血无情的一面,他的名言道:“我说河要干枯,河就必须干枯;我说山要倒塌,山就必须倒塌。”这就是他确立权威的方式。正是凭借这份决断和铁腕手段,成吉思汗树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令所有敌人都感到恐惧。虽然其他统治者也曾效仿他,但没有人能够完全复制他那种不容忍异己的狠辣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