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7月2日,历史上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李世民在这一天完成了一次震惊古今的权力夺取。当时,他精心布置了伏兵,在玄武门设下了陷阱,等着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的到来。两人经过时,李元吉敏锐地察觉到不对,立刻弯弓射向李世民,但幸运的是未能命中。李世民身手敏捷,反击一箭便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见状,立刻骑马逃离,试图借助父亲李渊的力量来保命。然而,尉迟敬德及时赶到,一箭射下李元吉。就在李世民摔下马的瞬间,李元吉欲借机用弓弦勒死李世民,眼看着两位皇子皆将丧命,尉迟敬德大喊一声震慑了李元吉,他急忙放下李世民,准备逃跑,却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杀。虽然李建成的支持者准备在外发动反击,但李世民早有准备,迅速关上了城门,彻底封锁了敌人的反扑之路。
此时,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带着重兵走进了李渊的宫殿,手中亮着锋利的刀剑。尉迟敬德等人宣称,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乱,特来“保护”李渊。面对这种局面,李渊只能勉强表示同意,最终同意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放弃了自己的皇位。此后,李世民的强势登基,使得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李渊早已察觉到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作为父亲,他理智地知道,李世民的威望和军事能力日益强大,而李建成虽然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却始终无法超越李世民的影响力。李世民不仅是名将,其带领大唐征战的赫赫战功使他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军事天才,这让李渊感到十分担忧。于是,李渊试图通过加大对李建成的支持来缓解兄弟间的矛盾,希望维持大唐的和谐,但最终却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然而,李世民的上位并未如他所愿地带来安宁。李世民继位后,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逐渐显现。尽管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杀戮无数,但唯独对哥哥李建成的死心存愧疚。他的心中始终无法释怀,甚至传说他在夜晚常常做噩梦,梦见李建成的幽灵找他复仇。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李世民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力抹去与李建成相关的一切痕迹。他不仅下令杀害李建成的儿子,连带着李建成的旧部、朋友以及亲属一并清除。这种大规模的血腥清洗让李渊非常愤怒。尽管已经退位,李渊仍然十分震怒,心疼自己被害死的子孙。
李渊在临终前对李世民留下了十四个字的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