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韫欢在北京去世,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格格,也是溥仪的亲妹妹。她比溥仪年纪小得多。溥仪去世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初期。与很多王朝末代的贵族不同,溥仪在遭遇政治风暴时算是幸运的,尽管他身处困境,却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保护。然而,遗憾的是,溥仪因患糖尿病早早去世,未能见证新中国的崛起。韫欢则成了清朝皇室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她不仅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崛起,更有幸在21世纪的到来时,仍能活跃在这个世界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韫欢在生命的尽头,却说出了一个她哥哥溥仪一生都未曾说过的话,令人深思。溥仪有七个妹妹,除了韫颖,还有摄政王载沣与皇后所生的几位姐妹:韫媖、韫龢、韫娴、韫馨、韫娱和最小的韫欢。韫欢的姐姐们有的在年幼时便离世,最悲惨的是大姐,她因阑尾炎在17岁时去世,而其他皇室成员则在溥仪退位后四散而逃,经历了漫长的流亡生涯。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毛主席才对他们予以关照,部分成员才得以安定生活。
在这些皇族成员中,韫欢的生活相对最为安稳,她是唯一一位活到了21世纪的人。她的去世,也标志着清朝皇室的最后一章。
韫欢出生在1908年12月2日的北京,她的家族当时还身处紫禁城的辉煌时光。那天,太和殿前人声鼎沸,成群的官员们在举行庄严的叩拜仪式,溥仪年仅三岁,就坐在那象征帝王权力的金龙宝座上,成为了清朝的皇帝。年号宣统,因此他也被人称为“宣统帝”。按照传统,皇帝在六岁时要开始读书,这时,溥仪正准备开始接受皇家教育。然而,此时在湖北的武昌,辛亥革命的第一声枪响,已经宣告了清朝的命运开始走向尽头。
武昌起义爆发后,声势浩大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很多省份响应,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此时,清廷在恐慌中做出回应,载沣不得不委托袁世凯出兵。然而,政局混乱中,孙中山与袁世凯暗中合谋,最终溥仪的退位被安排了下来,而袁世凯则顺势成为了新的大总统。
1921年,韫欢出生在北京醇亲王府,那个时代的皇族气氛依然浓厚。她在家中被亲近的仆人尊称为“七格格”,这意味着她是溥仪家族中的第七个女儿。尽管如此,命运注定要将她和她的家族带入另一番景象。1924年,冯玉祥的政变使得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宣告了清朝皇室在这座宫殿中的结束。皇帝的宝座不再属于溥仪,清朝的“逊清小朝廷”也宣告了失败。
到了1929年,年幼的韫欢和她的哥哥溥任、姐姐韫娱一起进入了天津耀华学校读书,开始了她作为普通人的新生活。1932年,溥仪被日本人策划,走上了建立伪满洲国的道路,重回“皇帝”之位。然而,这段历史很快因日本在1945年投降而画上了句号,溥仪也被俘,被关押在了监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韫欢决心适应这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在此之前,韫欢已经26岁,到了适婚的年纪,但她依然单身,选择了独立的生活方式。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阶段意味着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但韫欢的选择却与她的身份息息相关。她毫不犹豫地放下了自己过去的名字,选择以“金志坚”作为新的身份,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在讲台上,她再也不是王府中的“七格格”,而是学生们眼中和蔼可亲的“金老师”。
韫欢的个人生活也充满波折。她结婚10年后,丈夫乔宏志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乔宏志的突然去世给韫欢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她没有时间停留在悲痛之中,依然坚强地抚养着孩子们。
2004年,年迈的韫欢在病榻前逐渐虚弱,身体的痛苦吞噬了她的力量。然而,她的内心却无比平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自己的孩子们微笑着,声音虚弱却清晰地说:“我这一生,已经够了。”当她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忽然间,她开口说出了一句自己哥哥溥仪生前从未提起过的话:“我们爱新觉罗家族,是这个国家的罪人。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荣幸……”
这番深刻的反思和忏悔,揭示了她对于清朝皇室一生的深刻反思,也成为溥仪一生未曾面对的痛苦事实。这一刻,韫欢在病榻上所说的话,深刻地展示了她在生命尽头所获得的超越与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