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兴十三功为什么没有岳飞的郾城之战和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
创始人
2025-09-27 17:33:02
0

郾城之战和黄天荡之战是宋室南渡后最著名的两场战役,前者以骑对骑,大破“铁浮屠”和“拐子马”,是南宋对金进攻的巅峰,后者则是以八千水师将十万金军围困了48天,是南宋抗金的第一场胜仗。

但两者都没有入选南宋官方评定的“中兴十三功”,这是为何?

何为“中兴十三功”?

“中兴十三功”并非严格的史学术语,而是后世对南宋初年抗金显著战功的概括性称呼。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原型应该源自高宗绍兴十年(1140)表彰的明州、大仪镇、和尚原与仙人关四役,以及孝宗乾道二年(1166)补入的顺昌之战与绍兴末的唐岛、皂角林、采石等九役。

乾道二年甲午诏:诸军将士,与金人战御立功之人,其功效显著者,无以示别。今将战功十三处,立定格目。张俊明州,韩世忠大仪镇,吴玠杀金坪、和尚原,刘锜顺昌,五处依绍兴十年指挥。李宝密州胶西唐岛,刘锜扬州皂角林,王琪、张振等建康采石渡,邵宏渊真州胥浦桥,吴珙、李道光化军茨湖,张子盖解围泗州,赵撙蔡州,王宣确山,八处依绍兴三十二年指挥。
——《续资治通鉴》

一、明州之战(1129 年)

建炎三年十一月,金兀术率军南犯,搜山检海,赵构从海上一路逃向明州,除夕,卯阿里率4000金军追至明州城下(赵构此时还在海上),时任浙东制置使的张俊率部将刘宝及杨存中、田师中所部击退金军,斩首千级(《浮溪集》称“杀获数十人”)。

此战虽规模有限,但却被官方认定为:“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战后张俊的政治地位也被大幅拔高,除刘光世、韩世忠两军外,其他诸将皆受其节制。

二、和尚原之战(1131年)

黄天荡之战后,金军转而经略关陕,绍兴元年十月,金兀术汇合诸路金兵约十万人攻打入川门户和尚原,陕西都统制吴玠以强弩战术大败金军,金兀术仅以身免,割须断袍遁于燕山。

此战是金军南侵以来的首次惨败,《金史》亦承认损失惨重,奠定了吴玠川陕第一人的地位。

三、杀金坪之战(1134年)

即仙人关之战。绍兴四年二月,金兀术、撒离喝率十万大军进攻仙人关,吴玠、吴璘兄弟以万人,依托杀金坪防线,用“神臂弓”和床弩击退金军,又在其归路上设伏,重创之,彻底粉碎了金人的入蜀企图。

此战与和尚原并称,确保了南宋西线安全。

四、大仪镇之战(1134 年)

绍兴四年九月,金兀术、聂儿孛堇率金军与伪齐军约三十万,号50万,南下攻宋,韩世忠在大仪镇设伏,击败金军前哨,俘200多人,其部将董叹也在大长(今安徽天长)击退金军进攻,获金兵40。金军攻承州,又遭韩世忠副将解元伏兵袭击,被擒148人。双方1日13战,韩世忠都能及时调度兵马相援,金兀术见无机可乘,转而进攻淮西。

五、顺昌之战(1139年)与柘皋之战(1141年)

绍兴九年,金兀术分兵四路大举攻宋,一路势如破竹,兵临顺昌城下,刘锜刚好赴东京副留守,经过顺昌,顺昌知府陈规将兵马悉数交于他,刘锜以八字军1.8万人死守顺昌,最后以少胜多击溃金军10万主力,迫使金兀术退军东京。此战被视为南宋防御战的典范。

绍兴十一年,金兀术再次统帅两河九万多兵马,强渡淝水,进犯两淮,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副使杨存中、宣抚判官刘锜合兵一处,大败金军于柘皋。后,张俊争功,遣师救亳州(以为金兵已退),不料却被金兀术反戈一击,惨败。事后,张浚将亳州败仗归罪于岳飞不来救援和刘锜出战不利。

六、皂角林之战(1161年)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南侵,金将高景山奉命攻扬州,刘锜在皂角林设伏,大败金兵,斩高景山,俘数百。

此战规模虽小,却延缓了完颜亮的南侵步伐。可惜不久后刘锜病重,自解兵权回了镇江,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瓜州惨败。

七、唐岛海战(1161年)

绍兴三十一年,原岳飞帐下统领、时沿海提督李宝率3000水师用火箭环射金军7万水师,全歼其舰队于密州唐岛。

这是中国史上首次大规模海上歼灭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首次使用火药兵器,此战彻底摧毁了完颜亮从海路直取临安的战略计划,与采石之战同为确保南宋王朝转危为安的关键战役。

八、胥浦桥之战(1161年)

步司统制官邵宏渊在真州胥浦桥(今江苏仪征)击退金军,史料记载简略,被后世质疑为“凑数”之战。

九、采石矶之战(1161年)

文臣虞允文临时指挥宋军,以“霹雳炮”击退完颜亮渡江,挽救南宋于危亡。此战心理意义远超实际战果,成为孝宗朝主战派的象征。

十、蔡州之战(1161 年)

马司中军统制赵撙收复蔡州,虽为局部胜利,但被视为南宋对金反攻的标志性事件。

十一、茨湖之战(1161 年)

鄂州都统制吴拱在茨湖(今湖北老河口)击退金军,与蔡州、确山之战共同构成荆襄战场的防御体系。

十二、确山之战(1161 年)

统制官王宣在确山(今河南驻马店)击败金军,与茨湖之战互为犄角,巩固了南宋在荆襄的立足点。

十三、海州之战(1162 年)

镇江都统制张子盖解海州之围,配合李宝的海上胜利,形成对金南北夹击之势。

评定标准

1、防御性优先

很明显,十三功更倾向于对南宋政权存亡有直接影响的被动防御性战役(如顺昌、采石矶),而非主动进攻。朝廷通过表彰这类战役,强调“保境安民”的政策导向,规避恢复中原的政治承诺。同时塑造“被迫自卫”的正面形象,避免刺激金朝。

2、政治平衡的产物

张俊的明州之战被列为十三功之首,尽管此战实际规模有限且存在争议(如《宋史》称“小捷”,《金史》则强调金军未受重创)。但张俊因拥立赵构、苗刘兵变救驾等政治资本,以及其主和立场与朝廷契合,优先成为赵构平衡主战派的工具。

张俊、刘锜等“听话”将领的防御战被拔高,相应的岳飞、韩世忠的进攻性胜利则被边缘化,目的是为了压制主战派、北伐派的影响。

3、影响因素

中兴十三功评定于乾道二年(1166 年),此时宋孝宗虽为岳飞平反,也有意北伐,但赵构仍掌握实权,主和派势力依旧庞大。十三功的评定既需安抚主战派,又要维护太上皇的权威,维护绍兴和议的“合法性”,最终选择折中的防御性胜利作为表彰对象。

两战的争议性

黄天荡之战——

宋金史料记载差异显著。《宋史》称韩世忠以8千人围困金军48日,但《金史》强调金军突围成功,且重创宋军“(宋)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再说梁红玉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也得到了韩世忠本人的认可)的记载也削弱了此战的正面评价。

公平的讲,黄天荡之战的意义更多是心理上的,虽然此战击灭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激起了宋军抗金的勇气,但就实际战果来说,并没有多少(有点像百团大战)。

郾城之战——

虽被后世誉为“岳家军巅峰”,但岳飞在郾城大捷后被迫班师,已收复的广大地区也重陷敌手,此战除了暴露出宋廷卑辞求和的可耻嘴脸,实际效果几近于无。不用说赵构,就是孝宗也只能刻意淡化其影响。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冰上绽放泉城荣耀!全国短道速滑... 近日,2025-2026赛季全国滑冰U系列中学校际联赛(短道速滑)首站比赛在黑龙江七台河市拉开战幕。...
原创 咸... 在大家的印象中,慈禧太后常被描绘成一个阴险、权谋深沉、狠辣无情的角色。尤其是那些威胁到她权力的人,似...
原创 韩... 1974年的某一天,韩先楚受命前往北京参加一次重要会议。在途中休息时,恰巧遇到了同样来京开会的陈锡联...
原创 明... 在明朝崇祯年间,亲王的数量大致为三十二位。这个数字在庞大的宗室成员中显得相当少。到了崇祯年间,明朝的...
原创 八... 在历史的翻滚中,有一位千古帝王,凭借着万千忠臣和无畏的决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皇梦。他就是令人熟知的朱...
殷墟百件文物亮相双流 后母戊鼎(复刻)。 成都观察 杨柳 摄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成都观察 杨柳)8月5日,...
原创 孝... 孝庄太后,这位在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女性,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太后。著名电视剧《康熙王朝》中...
原创 清...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鸿门宴”,无疑就是项羽为刘邦设下的“请罪宴”。这场宴会不仅成为了历史的经典,更是...
原创 尔... 引言 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朝廷与百姓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皇家倾斜过度,偏向了高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