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恩茂:主政新疆二十载,晚年誓言魂归戈壁,三代扎根边疆情
创始人
2025-09-27 13:32:02
0

王恩茂将军:半个多世纪的边疆坚守与三代人的家国情怀

2001年,弥留之际,王恩茂将军枕边静静躺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规划》。这张图纸,仿佛是他一生传奇的缩影,也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后注脚——半个多世纪的边疆坚守,三代人的家国情怀,尽在其中。他曾对着巍峨的托木尔峰庄严宣誓:“我这把老骨头,就该埋在托木尔峰脚下!”这并非一句豪言壮语,而是他毕生信守的承诺,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也是他家族三代人矢志报国的真实写照。

1986年退休后,王恩茂将军虽定居北京,却始终将自己的供给关系保留在新疆,每周三准时收听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甚至住院期间还坚持绘制塔里木油田勘探图。这执着的牵挂,早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融入了他生命的血脉。他的长子王北来投身航天事业,三子王北会在新疆军区担任副参谋长,孙子王军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新疆军区服役,七子王北难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投身微生物研究。这三代人的选择,无疑是王恩茂将军家国情怀的最佳诠释,也是他对“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誓言最生动的实践。

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初期,王恩茂将军率部进疆。彼时,新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方匪帮的活动,让治安问题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新疆的粮食储备仅够维持三个月,《纽约时报》甚至预言共产党无法解决新疆的饥饿问题,认为解放军将在此地饿死。然而,王恩茂将军却将进军新疆定义为“第三次长征”,在喀什地委成立大会上,他毅然写下“屯田戍边”四个字,决心带领军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开垦荒地异常艰辛。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冻土坚硬,战士们双手冻得出血,王恩茂将军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同吃掺着沙枣面的玉米糊糊,每日劳动超过十六个小时。然而,正是这汗水与血水的浇灌,三年时间里,解放军与新疆人民共同开垦出800万亩荒地,当年新疆粮食产量达到6.6吨,极大缓解了粮食危机;1952年,北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亩产突破200斤,是传统耕作方式的四倍。他领导的减租反霸运动,将土地和粮食分给当地农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经济逐步恢复,新疆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这片曾被唱衰的土地,正逐步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江南”。

然而,经济的初步发展并非一劳永逸。更为复杂和隐蔽的考验接踵而至,边境动荡便是其中最为棘手的一环。1958年三年困难时期,新疆粮食减产,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动分子煽动民众外逃至苏联,甚至一些军区干部也牵涉其中。1962年,伊犁、塔城地区发生大规模边民外逃事件。王恩茂将军闻讯后,火速赶赴霍尔果斯,他并没有采取强制拦截,而是命令工作人员煮羊肉抓饭,对准备外逃的边民说:“大家先吃饱饭,吃饱了再决定是走还是留。” 这一举动温暖了许多边民的心,许多人选择了留下。在毛主席“想走的人,就以礼相送”的指示下,王恩茂将军安排车辆将执意外逃的人送出境,同时成立边境工作小组,最终在三个月内,超过六成的外逃边民陆续返回新疆。他深刻总结边民外逃的根源在于当地经济落后,提出了“三个一”政策,并调派兵团加强边境生产和守卫。

六七十年代,王恩茂将军也未能免于“文革”的冲击和批斗,1969年被迫调离新疆,但他对新疆的牵挂从未改变。毛主席曾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安排他到南京军区任职。1981年,新疆再次面临复杂局面,邓小平点名让王恩茂将军重返新疆担任党委书记。他重返新疆后,很快平息了一起骚乱,并提出了著名的“三不离”观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稳定了人心。他还劝说要求回内地的干部留在新疆,甚至成功劝说自己的父亲晚年留在新疆生活。

王恩茂将军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坚守的一生,更是对家国深情无比忠诚的一生。从戈壁黄沙到繁荣昌盛,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对边疆、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的精神,至今仍在新疆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为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奉献力量。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种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的崇高家国情怀。

"

相关内容

云南沙溪古镇旅游路线六日游...
作为驴友,想报团玩转云南沙溪古镇六日游,是不是总在纠结:报哪种团能...
2025-09-27 13:09:26
原创 ...
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广州的赵先生经老友引荐,驱车前往城郊乡下的一处老...
2025-09-27 13:09:23
原创 ...
秦始皇曾说过:“朕的战争只打了十年,他们说朕残暴,七国之间的战争打...
2025-09-27 13:09:07
原创 ...
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广州梅花村的旧宅收到了李宗仁的宴请。这...
2025-09-27 13:08:39
原创 ...
“历史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总有些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句...
2025-09-27 13:08:32
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查干山万...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查干山秋色 9月26日,义勒力特镇巴彦...
2025-09-27 13:08:30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三岁登基...
2025-09-27 13:07:33
原创 ...
在新中国177位开国中将中,何德全的名字或许不如徐立清、王必成那样...
2025-09-27 13:07:21
原创 ...
1949年,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南京的人民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胜利的...
2025-09-27 13:07:14

热门资讯

朱梓予:被动局面下及时调整心态... 9月27日,WTT中国大满贯2025继续进行资格赛第二轮的较量。在刚刚结束的一场比赛中,东道主女将朱...
我的实践故事 |无锡运河畔,一... 千年运河流新篇,工商文化青年说。作为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唯一一座城市,无锡的“龟背壳”形古运河不仅是地理...
原创 蜀... 《关羽失荆州与赵云的对比》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荆州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典故。这个典故源于关羽的军...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读者常常看到孙吴政权被称作“江东”。然而,实际上,孙吴的势力并不仅限于江东地区,准...
原创 想... 1935年春天,南京总统府的会议室内,军政部长何应钦用红笔划去了刘湘的名字,并在陈济棠的档案上重重地...
原创 大... 傅友德,作为明朝的开国名将,曾为建立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朱元璋的严惩,甚至...
原创 清... 序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曾有一个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那就是满族。满族统治...
原创 洪... 1851年9月,天地会的勇猛将领罗大纲在策划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战略后,率兵悄然发动了对永安(位于广西梧...
原创 隋... 在隋唐这个历史的过渡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让各地的起义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
原创 三... 大部分读者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了解,往往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还是根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