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刚刚启动,阎红彦作为时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的政委,被安排到中央党校进行学习与思想改造。在一个普通的晚上,阎红彦正在准备第二天的课业时,突然有一位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门口——高岗。当时,他是西北局的书记,和阎红彦一样,都是陕北红军的老战友。两人曾在血与火的岁月中并肩作战,情谊深厚。
高岗没有多做寒暄,开门见山地对阎红彦说道:“你还记得几年前我们讨论过成立陕北师的事吗?如今,中央应该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由我来做政委,你来当师长,咱们重新提一下。”高岗所说的这一提议,源自1937年春,国共两党在进行军事谈判时,中共中央曾提出将红一、二、四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合并编成四个师,然而因国民党政府的干预,最后只编了三个师,陕北红军被划归到115师。
然而,面对高岗的提议,阎红彦并没有立即响应,他冷静地反问道:“成立陕北师的事情,不是早就向中央反映过了吗?当时中央已经决定不成立,大家也没有再争论,你现在突然提起,难道是要恢复115师、120师、129师那样的地位吗?”
高岗见话锋未能达到预期,便急忙转移话题,透露了他此次找阎红彦的真实目的。“其实我今天来,是想请求你在干部审查时为我作个证,证明我在红军陕甘游击队时,确实是队委会的成员,并且在临真镇战斗中,我所谓的‘临阵脱逃’并非是出于逃避责任,而是被敌人绑架。”高岗所说的“临真镇战斗”,是指1932年5月,红军陕甘游击队进攻临真镇时,阎红彦亲自指挥五支队,带领队伍占领镇区,而高岗则指挥三支队的二大队掩护主力进攻。但当敌人组织反击时,高岗带着十多名战士临阵逃脱,导致主攻部队损失惨重,伤亡七八十人,不得不撤回。
阎红彦深知这段历史,他严正地反驳道:“你没有资格将自己说成是陕甘游击队的领袖。你的历史我都清楚,游击队成立时,你根本没有参与,甚至在临真镇战斗中,你临阵脱逃,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党组织因此决定开除你党籍,并对你进行通缉。你后来说是被敌人绑架的,但我作为总指挥,考虑到你回归后态度端正,才给你留党察看处分,并安排你立功赎罪,派你到一个游击小组担任战士。”
高岗的请求被当场驳回,心情不悦地离开了。此后,高岗借着担任西北局书记的职务,开始在西北高干会议上对阎红彦进行陷害,指责他“造谣陷害自己”,并无中生有地诬陷阎红彦有野心,企图借陕北师之事,向中央夺权。对于高岗的这些言论,徐向前在会后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回忆说:“高岗将自己描绘成正确路线的代表,而对阎红彦等人进行打压,某些同志心中有不同看法,但并未得到充分表达。”
尽管高岗一度通过政治手段打压阎红彦,但党组织对阎红彦的历史审查后,明确肯定了他在陕北红军创建及陕甘游击战争中的重要贡献,并对其进行了公正评价。1945年4月,阎红彦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在作口头报告时提到陕北红军的建设问题,坦言自己初到陕北时未能妥善处理与本地干部的关系。对此,毛泽东也表达了对高岗在该问题上的处理失误的歉意。
高岗听后趾高气扬地对阎红彦说道:“你看,主席都承认我们当时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阎红彦并未被高岗的言辞所动,他依旧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刘少奇和任弼时提出了对高岗的几条意见,指责高岗篡改历史,临阵脱逃,且品行不端,不宜信赖,并请求党中央对此记录存档。阎红彦也主动与高岗进行沟通,希望他能够反思改正,但高岗却拒绝接受,反而更加对阎红彦怀恨在心。
1954年,高岗的反党篡权事件曝光,阎红彦当时向党中央提交的意见得到了验证,证明他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1955年,阎红彦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及一级解放勋章。毛泽东特地表示:“陕北红军的问题,之前确实处理不当,而这次上将名单中一定要有陕北红军的代表,阎红彦就是最好的代表!”
时隔多年,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时,再次亲自找阎红彦谈话,表达了对他多年来遭受冤屈的歉意,询问他是否还有什么意见。阎红彦微笑着回答:“这些事情早已经过去了,我没有什么意见。”这段历史,见证了阎红彦的忠诚与坚定,也证明了他在党内的正直与勇气。
在这些风风雨雨的岁月里,阎红彦的坚守和清廉,不仅为他赢得了历史的公正评判,也让他成为了那一代革命者中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