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句丽是古朝鲜吗?为何能让隋唐两代帝王死磕70年?
创始人
2025-09-26 20:02:19
0

高句丽是否属于古朝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在隋唐两代与高句丽长达七十年的冲突中,背后隐藏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想象一下,隋炀帝调动了上百万大军,但最终能够生还的,竟然只有两三千人!这可不是虚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而在不少人眼中,高句丽与古朝鲜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谈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高句丽的发源地并不在今天的朝鲜半岛,而是位于今天的辽宁桓仁和吉林集安一带,甚至远离朝鲜半岛。你可能不知道,古朝鲜已经灭亡了六百多年,才有高句丽的崛起。汉武帝公元前108年灭卫满朝鲜后,直接在朝鲜半岛设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而高句丽,最早就在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崭露头角。看清楚了,这与古朝鲜可没什么关系。高句丽的主要人口由东北的秽貊、扶余人组成,后来又与汉人融合,根本不是朝鲜半岛的土著。而且,高句丽国王的官服,也是汉朝皇帝赠送的,这似乎也让一些人有点尴尬。

再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现代韩国的历史教科书,竟然把高句丽纳入朝鲜史,闹出了不少笑话。其实,现代的朝鲜与韩国与高句丽的关系,远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紧密。真正与朝鲜和韩国有关系的是公元918年新罗的王建建立的“高丽”,这个国家的疆域根本没碰到鸭绿江。而高句丽当时的领土主要在东北地区,与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高句丽在东北自成一体,与南方的新罗、百济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高句丽到底凭什么让隋唐两代的帝王死磕七十年?关键就在于它的地理位置。高句丽控制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恰好卡在中原王朝通往东北亚的大门口。隋文帝时期,高句丽不仅敢联合突厥和陈朝三方夹击,甚至一度让隋炀帝愤怒至极。为了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征战,最猛烈的一次甚至号称百万大军。然而高句丽凭借其坚固的山城防御系统,竟然把这些大军搞得团团转。高句丽在险要的山上修建了坚固的堡垒,唐军的抛石机对其毫无办法,而守军往往在一夜之间修补好被摧毁的部分。战争拖得越久,粮草就越是紧张,士气也逐渐低落。即使唐太宗亲自出征,也未能攻破高句丽的防线,只得无奈撤军。

你可能以为这仅仅是军事硬碰硬的较量,但实际上,高句丽还通过阻断新罗、百济和中原的朝贡通道,掌控了东北亚的贸易路线,控制着辽东的肥沃土地。辽东,这片古代中国的“东北粮仓”,成为了高句丽的经济命脉。通过控制这片土地,高句丽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通过出口战马、铁器等商品获得大量财富,这对于隋唐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原皇帝,面对一个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小国,居然能让你连续七十年寝食难安,是什么感受?高句丽之所以能在多次战争中坚持下来,是因为它掌握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高句丽通过修建山城防御、采取诈降诱敌、坚壁清野等策略,游击战的打法堪称一绝。隋炀帝的百万大军,包括两百万民夫,最终被高句丽拖垮,伤亡惨重。隋朝也因这一场战争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民众疾苦、粮食短缺、政权动荡,最终导致了隋朝的崩溃。

在唐太宗时期,唐朝尽管动用了十万大军包围安市城,但连续三个月的围攻都未能攻破。粮草耗尽,唐军只得依靠夜色撤退。直到唐高宗改换战略,联合新罗采取消耗战,不断派骑兵袭击高句丽的田地和粮仓,才逐渐削弱了高句丽的抵抗能力。最终,在高句丽内乱的情况下,唐军顺利攻占了平壤,705年,高句丽最终灭亡。

高句丽给我们的启示是,弱小的国家只要占据战略要地,并善于与其他强国结盟,即使人口不多,依然能够与超级大国抗衡几十年,甚至最终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隋朝的灭亡与高句丽的抗争息息相关,而唐朝能打败高句丽,也离不开新罗的帮助和长期的消耗战。

历史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高句丽并不是古朝鲜,它与现代的朝鲜和韩国也没有直接关系。虽然韩国对于历史的解读有些过于“自信”,但高句丽曾展现的硬气,的确值得后人铭记。面对强敌,凭借地理优势和适合自身的战略,高句丽能与强大的隋唐两个帝国对抗多年,甚至最终让敌人付出惨重代价,值得我们从中学习。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在解放战争期间,虽然许多国民党将领因投降或被俘投向我方阵营,但有一位将领却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才能,获得...
原创 历... 1941年,苏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绝望。当时德军的铁流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迅速围困了苏军。很多士兵心里想...
原创 孙... 孙中山曾因其“异想天开”的铁路计划被当时的权势人物袁世凯戏称为“孙大炮”。这个标签不仅反映了孙中山的...
为啥古代中国老不往外打?其实都... 说起古代中国为啥从不往外打,很多人以为是文化爱好和平。其实翻开历史看看,皇帝们打起小九九来可精明了。...
原创 辛... 辛酉政变是清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风波,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还有...
原创 北... 关于秦可卿的身份和她的死因,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这样的观点:她是被废太子之女,参与了废太子的叛乱。然而,...
原创 亚... 1995年12月12日,这一天被历史深深铭记,在全球外交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天,联合国纽约...
原创 唐... 李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响亮的名字,历史上有几位名人叫做李靖,个个非凡。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
原创 苏... 汉武帝一生的成就众多,但若论其中最为显赫的功绩,必定是他对匈奴的战争。战争本就伴随着伤亡,而匈奴不同...
原创 四... 1949年盛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这支在北方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劲旅,挥师南下,向着江南这片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