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麾下的将领如同繁星般璀璨,其中包括了陈赓、陈锡联、杨勇、王近山、杜义德等杰出战将。而在这众多的英才之中,还有曾绍山、秦基伟、周希汉、陈康、张国华等多位指挥员值得一提。特别是秦基伟,这位将军的名字在战争史上同样响亮,他因参与上甘岭战役而奠定了自己的名声。在解放战争期间,秦基伟虽然较为低调,但也展示了其过人的指挥才能。
在解放战争的激烈斗争中,秦基伟曾担任太行军区司令,后来调任第9纵队的司令员。在陈赓的直接指挥下,他经历了不少战斗,最初隶属于陈谢集团,随后编入第四兵团的作战序列。虽然与刘邓司令的直接指挥时间不算长,但他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在太行军区改编为第9纵队时期,晋冀鲁豫战区已经形成了包括第1纵、第2纵、第3纵、第4纵、第6纵、第8纵、第9纵、第10纵、第11纵和第12纵等十支主力纵队的强大阵容,唯有第8纵被留在军区执勤,其他纵队则分别承担着战略性任务。
在这一时期,刘邓将军指挥的部队与陈谢集团的第4纵队和第9纵队一起并肩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秦基伟与陈赓作为纵队司令,虽然在职务上存在上下级关系,但在工作中却始终保持着合作的态度。他在回忆录中特意强调,没有专门的指挥机构,所有的军政指令都是在陈谢的委托名义下进行的,并表示自己完全支持陈赓,不会因为职务的高低而有任何计较,始终尊重陈赓的领导。
对于一个纵队司令接受另一个纵队司令的领导,客观上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感,但秦基伟却表示第4纵队是其“老大哥”,在战斗作风上非常强硬,是新兴纵队学习的榜样。他在1948年4月时特别指出,部队的番号由晋冀鲁豫野战军改为中原野战军,实际上是直接归属于刘邓的指挥系统。在宛西战役中,他所领导的部队表现出色,获得了刘邓的赞赏和嘉奖,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作战能力。
这一支部队在经历了大约一年的转战后,在1948年7月的郑北围歼战中也表现非凡,取得了显著的胜利。秦基伟在郑北战役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肩负主要任务,得到了陈老总的赞许,称赞第9纵队已经成熟。尽管秦基伟年少,富有好奇心与玩乐热情,但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的他,总能将这种热情有效地转化为对部队的关心与指挥。在抗战时期,他曾担任太行军区分区的司令员,而对照相机和戏曲艺术的兴趣让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在他三十岁出头的时期,曾因一次恶作剧而开枪下马,结果被刘司令训斥,说他的行为像个小孩子一样。在新中国成立后,秦基伟带领第15军参与了朝鲜战争,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发挥了优异的表现,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支部队在当时的军队序列中无疑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劲旅,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不屈精神与强大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