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释永信被注销的戒牒“含金量”究竟有多高?岳飞曾拿它当军饷用!
创始人
2025-09-26 15:31:29
0

释永信这次算是摊上大事了,7月27日中国佛教协会发来通告,予以注销释永信的戒牒。戒牒被注销,相当于释永信直接原地还俗了,那么释永信被注销的戒牒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呢?

铁皮封门,功德碑覆,一个时代就这样被物理抹除了

这些决绝的动作,像一场无声的宣告,标志着少林寺正以最快的速度与释永信“脱钩”,那个曾经的“少林CEO”,连同他的是非功过,都被封进了那块写着“保护性修缮”的铁皮之后。

这一切的根源,指向了他身份的终结,当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注销他的戒牒时,他作为官方认证僧人的生涯便画上了句号。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沉浮,它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中国寺院管理制度的千年脉络,也让我们看到了宗教在世俗化浪潮中的挣扎与变形。

一张“度牒”曾比黄金还贵,今天的“戒牒”又是什么

说起僧人的身份凭证,很多人会想到“度牒”,其实,这玩意儿和今天的“戒牒”完全是两码事。度牒,是古代僧人的“护身符”,一张国家发的身份证,它始于隋唐,拿着它,就意味着免除了赋税和徭役,这在苛捐杂税繁重的古代,简直就是一张通往“躺平”人生的黄金门票。

正因如此,这张纸很快就变了味,朝廷发现这是个生财之道,尤其在打仗缺钱的时候,就开始公开叫卖,到了宋朝,度牒彻底沦为金融产品,不仅官方卖,民间还能自由流通,像今天的股票和期货,一张度牒,市价能炒到上千贯,比当时的纸币“交子”还保值。

然而,到了明清,僧人也得纳税服役,度牒的含金量暴跌,乾隆年间,这个延续千年的制度终于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寺院自己发的“戒牒”。

它不再是特权的象征,更像一张单纯的个人档案,记录着籍贯、法号、师承。管理权,也从朝廷回归到了佛教界内部,今天释永信被注销的,正是这张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颁发的戒牒。

可以说,从度牒到戒牒,是从国家经济工具到宗教身份认同的回归,前者关乎利益,后者关乎信仰。

他是少林的功臣,还是那个把佛祖送上“市”的精明商人

剥离了僧人身份,释永信留下的,是一个庞大、复杂、充满争议的“少林帝国”,你无法否认他的“功”,是他,把一个破败的古寺,打造成了全球闻名的文化IP。

他像一个最精明的CEO,带着武僧团全球巡演,在世界各地开办少林文化中心,让“Shaolin”这个词汇享誉国际。普京、成龙、刘德华等无数顶流人物的到访,就是他最硬气的“金字招牌”,这份辉煌,前无古人。

可也正是他,让少林寺的声誉蒙上了前所未有的尘埃,他用商业的逻辑,把佛门变成了一门“生意”,香客们发现,无论是烧香祈福还是高僧解惑,都可以扫码支付,一切都那么“与时俱进”。

随之而来的,是那些刺耳的旧闻:几百元一炷的高价香,六十元一份却难以下咽的素斋,以及那些关于僧人开豪车、用最新款手机的传言。

这些是真是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像一滴滴墨汁,滴入了清水,让公众对“佛门清净地”的想象彻底破灭,甚至催生出一种混杂着好奇与厌恶的复杂情绪,他为少林寺带来了全世界的目光,却也让无数人转过了身。

方丈倒了,游客依旧,谁在寺院里噤若寒蝉

释永信的落幕,在网上激起了一片“早该如此”的声浪。可见,公众对那种赤裸裸的商业化,早已忍无可忍,而此刻的少林寺内部,或许正经历着一场看不见的地震。

曾经固化的权力秩序被打破,新的监管力量正在介入,一切都为了杜绝下一个“释永信”的出现,这让寺内的许多人感到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只有那些络绎不绝的游客,依旧在寺院中闲庭信步,对这股涌动的暗流一无所知。

最尴尬的,或许是那些靠少林寺吃饭的导游。他们曾对释永信的“功绩”和“传奇”滔滔不绝,如今却陷入了叙事的困境。怎么讲这个故事?赞美他,显得不合时宜。落井下石,又似乎有违厚道。一个时代的符号,突然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赶走了“商人”,少林寺就能请回“佛祖”吗

现在,释永信的时代结束了。少林寺,这座矗立了千年的古刹,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少林寺的未来会怎样?

在清算了这位“功过方丈”和他那套商业模式之后,少林寺会真正回归青灯古佛、晨钟暮鼓的传统,重新找回那份遗失已久的清净与淡泊吗?

或者,这只是一场短暂的整顿,风头过后,会有一位更“聪明”、更“体面”的继任者,用一种更隐蔽的方式,继续那条已经被证明无比成功的商业之路?

山门依旧,钟声如常,只是那个曾搅动江湖多年的名字,连同他的功与过,都被封在了那块写着“修缮”的铁皮之后,留给世人一个无尽的猜想。

结语

这本质上就跟吊销驾照差不多,只是这证不是政府发的,是佛教协会管的,说到底,不管度牒戒牒,都是管理和尚用的,变来变去,核心目的没变——防止滥竽充数。以前防止和尚太多,现在防止搞歪门邪道。

这事儿就这么简单,一张纸折腾了一千年,现在又因为个人问题上了热搜。历史就是这么循环,新问题旧制度,老办法新适用。

以前的那些出家人犯错,度牒也是能被收回的,但那时候影响没有现在的这么大,现在一取消,就跟普通人没区别了,从唐朝考度牒到现代电子系统,管和尚道士的手段变高级了,但核心都是一个道理——规矩就是规矩,谁碰谁吃亏。

相关内容

原创 ...
岳飞,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忠诚的信仰...
2025-09-26 05:05:03
原创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逐渐打破了许...
2025-09-26 05:04:58
原创 ...
从西元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当然对于华夏来说这一变...
2025-09-26 05:04:30
原创 ...
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呈现出高度的现代化,...
2025-09-26 05:04:00
原创 ...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整个中华大地上人们欢声...
2025-09-26 05:03:51
原创 ...
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帝王,还是历史上首位自称“...
2025-09-26 05:03:50
原创 ...
1933年,郭炳生这一名字突然引发了我军的剧烈震动——他被我军击毙...
2025-09-26 05:03:39
原创 ...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前线,一股寒冷的气流伴随着刺骨的北风席...
2025-09-26 05:03:25
原创 ...
1981年冬,北京一间简陋的病房里,杜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病榻上显...
2025-09-26 05:0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十... 少林传奇的真相:当十三棍僧遇上"假唐王" 在金庸笔下的江湖里,少林武僧总以慈悲为怀却又身怀绝技的形象...
原创 他...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们的个人经历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巨变...
清嘉庆 银碟银碗一套 清代的银器与前朝相比有了空前的发展,工艺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一件银器上除了使用传统的模压、锤揲...
原创 天... 天安门画像的更替历程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政治风云的变迁。上面所悬挂的每一幅画像,都代表着一段不...
原创 包... 展昭的早期事迹与救助包拯 展昭,作为江湖上闻名遐迩的南侠,行侠仗义,百折不挠。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
原创 秦... 改写文章: 写作对于作者而言并非易事,每一篇文章的创作都需要倾注大量心血与精力,这其中也蕴含着作者...
原创 三... 1949年1月15日,为了应对三大战役即将结束、战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野战军...
原创 文... 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在《军统内幕》一书中提到,是他与毛人凤联手设计,排挤了郑介民,让他被迫离开...
廉韵典籍 清风盈心——齐文化廉... 导 语: 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齐文化在早期便...
原创 如... 朝鲜半岛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近几年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朝鲜和韩国的关系再次成为热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