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宝航的日记中曾写道:“我最深的悲痛,莫过于我的同胞们遭受惨痛的牺牲;我最深的欢愉,莫过于同胞们终于获得解放。”作为中共情报领域的顶尖战略专家,阎宝航在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十年动乱中,他却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位外交部办公厅原副主任阎宝航同志的传奇一生。
阎宝航于1895年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年轻时,阎宝航心怀求知的渴望。即使他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依然不忘在教室外面偷听先生授课。为了支持他的学习,先生为他特意在教室的角落里摆了一张板凳。阎宝航就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求学,渐渐培养了自己对知识的无限热爱。这段艰难却充实的童年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年后,阎宝航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创办了奉天贫困儿童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阎宝航得到了许多支持,包括张学良、程砚秋、郭松龄等人的帮助。
当时,阎宝航与少帅张学良关系密切,两人常常一起打网球,阎宝航也在张学良的资助下前往英国留学。然而,张学良并不知道,阎宝航早已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一直在寻找机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阎宝航向中共满洲省委申请加入党组织,但由于联系中断,未能如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东北三省,阎宝航只得化装逃到北平,并积极组织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筹集资金和物资支持东北义勇军。此时,张学良凭借在中原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得到了国民政府的重要职位。张学良推荐了许多人才,其中就包括阎宝航。阎宝航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蒋介石的高度认可,并担任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议等重要职务。
阎宝航与蒋介石、张学良的关系非常密切,经常出入一些重要场所,并与许多国民党高层保持着频繁的接触。他获得了大量极其宝贵的情报,例如德国闪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关键消息。这些情报及时传递给了盟国苏联和美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阎宝航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未曾改变。1937年9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始,阎宝航终于如愿以偿,在南京的八路军办事处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阎宝航的中共党员身份得以公开,他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担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成为周恩来总理和陈毅部长的得力助手。1959年,阎宝航辞去了外交部的职务,转而投身于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担任了政协常委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
然而,十年动乱开始后,许多曾在情报战线有过贡献的同志遭到迫害,阎宝航也未能幸免。1967年11月,他被错误地扣上了“叛徒”和“特务”的帽子,被关进监狱,编号为“67100”。在监狱中,他经常遭受审讯和折磨,身心备受摧残。1968年5月的一天,在一次审讯中,阎宝航被一名看守踢倒,送到医院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含冤去世,享年73岁。监狱方面曾发布一份批文,明确指出:“反革命战犯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