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韩国的媒体发布了一篇题为《朝鲜战争“最惨败”将军安息在国家纪念公园》的文章,讲述了刘载兴中将在朝鲜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及战后他最后的去向。文章还描述了刘载兴将军的军事生涯,他最终安葬在韩国国家纪念公园,成为历史的一个特殊象征。
一、“悲惨将军”初战失利,部队屡次被改编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不顾长时间的边界争斗,突然发起了全面进攻,直指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首都汉城,并在短短几天内占领了这座重要城市。此时,刘载兴正担任韩国陆军第7师的师长,负责防守议政府一带。然而,朝鲜战争刚一爆发,刘载兴的指挥便显现出严重的缺陷。在韩军部署的防线遭到突破后,刘载兴被迫指挥部队后撤。到了1950年7月,刘载兴被任命为第2军军长,继续负责指挥防御战,但局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刘载兴的家世背景复杂,他的父亲是韩国军人,母亲则为日本人,刘载兴本人也出生在日本名古屋,且并不懂朝鲜语。1941年,他进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于1943年开始服役,在日本军队的辞退后,刘载兴继续在韩国军队服役。战后,尽管韩媒对他的“光荣历史”做出了褒扬,认为他为国家献身,和平时期也在外交和国防上做出了贡献,但在朝鲜战争初期,他的指挥却显得尤为无力。报道中甚至将他称为“朝鲜战争最惨败的将军”。
二、县里战役,刘载兴的第3军被志愿军围堵
在夺回汉城后,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决心一举消灭朝鲜人民军。与此同时,韩国军队与“联合国军”一道,向北方进军。1950年10月16日,刘载兴指挥的第3军向朝鲜北部进发。然而,当中国志愿军进入战场后,局势迅速发生变化。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第38军率先进入朝鲜并展开了激烈反击,给刘载兴带来的压力几乎无可抵挡。志愿军通过精心策划的战术,将刘载兴的第3军团包围,并不断向其发动猛烈攻击。
接下来的战斗令刘载兴部队的损失惨重。经过几轮激烈的战斗,第3军团几乎被摧毁,刘载兴的部队在5月16日—22日的县里战役中损失了大约60%的兵力。更为致命的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刘载兴以参加作战会议为借口乘坐飞机逃离了战场。指挥部的撤离让前线士气一落千丈,部队迅速陷入混乱。幸存的士兵在失去指挥后,纷纷弃枪投降,甚至有大量装备被遗弃。
三、刘载兴的逃跑与军队解散
县里战役之后,刘载兴的第3军几乎全军覆没。根据战后的统计,刘载兴部队原本23000多人的兵力,最终只有不到6000人幸存。刘载兴的逃跑不仅导致了部队的溃败,还直接影响了韩军的战斗力。战后,美军上将范弗里特与刘载兴有过一番对话:“刘将军,你的军队在哪儿?”刘载兴无奈地回答:“我不知道。” 范弗里特继续询问:“你丢掉了所有的火炮和运输工具吗?” 刘载兴答道:“是的。”这番话最终导致了第3军的解散,并要求刘载兴找其他工作。刘载兴的失误和逃跑,使得他在韩军中的声望一落千丈。
四、战后生涯与晚年
朝鲜战争结束后,刘载兴经历了一段较为平静的岁月。他曾在1952年和1953年间担任韩国陆军的高级职务,并参加了军事停战谈判。1954年,他还被任命为韩国教育总长。此后,他的职务变动频繁,担任过韩国驻多个国家的大使,并且在1960年代还曾担任韩国总统特别辅佐官以及国防部长。即便如此,刘载兴的军事生涯已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
刘载兴直到2011年11月26日去世,在平静的晚年生活中,他被安葬在韩国的大田国立显忠院将军墓域。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让他成为韩国历史中的一位特殊人物。尽管他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备受争议,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一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期中许多复杂的历史与个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