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特赦1959》以极高的历史真实度呈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可以说,它几乎具备了纪录片的性质。在剧中,很多重要人物如杜聿明、王耀武、黄维、康泽、沈醉、徐远举、周养浩等都直接使用了真实姓名,而一些主要角色则以化名出现。比如刘安国、蔡守元和叶立三这几位,熟悉历史的观众一眼就能认出他们的原型分别是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代参谋长文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官张淦,以及七十三军的中将军长韩浚。
在担任杜聿明的副参谋长之前,文强曾担任过程潜麾下“长沙绥署”的办公室主任。要不是被杜聿明紧急召去徐州,文强有很大的可能与程潜、陈明仁一同起义,而且他很可能在起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他是两方联系的重要人物。命运对于文强而言非常捉弄,他在戴笠遇难后脱离军统,原本是不愿卷入内战,但最终却还是被迫参战,并且在战场上被俘,这让他多年感慨自己的人生轨迹,认为自己被命运所摆布。至于张淦,也就是剧中的蔡守元,他则更加传奇。每次战斗之前,张淦总是要占卜算卦,且似乎总有一定的灵验性,然而在最后一战中,算卦未能准确,导致他最终被四野四十三军三八二团飞虎队生擒。 不少观众在看《特赦1959》时可能会有些疑问:蔡守元曾在西南地区劝降了大量蒋军,从他的功绩来看,本应是第一批特赦名单中的人选,为什么反倒连沈醉都能上杜聿明家做客,而蔡守元却毫无身影呢?这一点其实符合历史事实:蔡守元的历史原型张淦在1959年2月已经因病去世,根本就没有等到12月4日特赦名单的公布。 蔡守元在剧中作为一个充满幽默感的角色,他的历史原型张淦则更为复杂且具有鲜明特点,甚至他的名字和号都非常有趣。张淦本名张淦,字洁斋,号济公,这一号称与宋朝名僧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的高僧有些相似。张淦作为桂系大将,在历史上有过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奇。比如他曾自豪地讲述过自己如何在中原大战中救过蒋介石性命。他称,在中原大战时期,蒋介石被西北军冯玉祥围困,自己带领一个骑兵旅突破敌人重围,将蒋介石救出。此后,蒋介石为了表示感谢,常常派人送礼物送食品给他。 尽管张淦救过蒋介石性命,蒋与他之间的关系始终较为疏远,蔡守元自己也清楚,自己并非蒋介石的亲信。他坦言自己更偏向于粤军的旧部,自己早年参军时便已和蒋介石的势力没有太多关系。这番话与张淦的经历相吻合,张淦在早年是陆荣廷部队的少校副官,在陆荣廷失败后,他转投李宗仁阵营并在李的领导下从事作战任务。张淦与李宗仁一同参与了著名的中原大战,而在战斗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较为出色的指挥才能。虽然张淦在抗战中的表现不能与王耀武、杜聿明等抗日名将相提并论,但他在战场上还是留下了不少历史痕迹。 关于蔡守元(张淦)是否真如他所言救过蒋介石,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证据,然而,《特赦1959》的创作团队显然在历史资料的查证上做了大量工作,甚至连尚未公开的张淦自述材料也许都曾被参考。对于历史的每一细节,观众总是充满好奇,尤其是当我们想象这些历史人物可能的故事时,会觉得一切都变得格外生动。 最后,张淦能成为《特赦1959》中的重要人物,不仅是因为他在蒋军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因为他在战犯管理所中的表现不凡。如果张淦没有早逝,他有可能早早出现在特赦名单中。那么,如果他没有过早去世,您认为他会在哪一年被特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