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师海啸剧团在靖远的演出活动情况
——《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16)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撰文|武 永 宝
一、新三师移驻靖远的情况
1. 新三师,国共两党角逐的焦点
抗战后期,靖远成为了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三师的驻地。这支部队原先驻扎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一直活跃在抗日前线,战斗力非常强,取得了显著的战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队中的蒙古族官兵占了较大比例,且曾受到以乌兰夫为首的中共地下党人员的渗透,甚至一度试图发动起义,前往延安。鉴于这一局势,国民党高层对此高度警惕,并对该部队实施了严密的监控,最终决定将其调动到靖远进行整编,彻底清洗其中的共产党人员。经过一番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共方面在抗战大局的压力下做出了妥协,决定同意新三师在1941年夏季移驻靖远,开始了驻扎。
新三师驻扎靖远后,靖远的各大重镇如打拉池、北湾、河靖等地都设有驻军,部队进行整编,改称国军的新骑7师和新骑9师,而白海峰则继续担任师长。通过一系列的整编和清洗,国民党成功削弱了其中的共产党势力,确保了部队的控制。在驻扎靖远的几年里,新三师不仅完成了大规模的整编,还在抗战胜利后继续驻扎在河西张掖等地,直至1949年,白海峰在宁夏发动了起义。新三师在靖远的驻军历史持续了五年,期间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政治和社会局势。
2. 白海峰与姚华亭的深厚友谊
新三师师长白海峰与靖远的晋商领袖、工商业巨头姚华亭关系密切。两人虽身世不同,但因都是晋蒙老乡、志趣相投,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白海峰在靖远驻军时,姚华亭不仅多次提供资金支持,帮助解决了部队的饷银问题,还在军民发生矛盾时积极调解。两人的关系深厚,以至于姚华亭一家在往返兰州、西安时,白海峰家中总是热情接待。此种情谊可见一斑,白海峰去世后,姚华亭及其家人仍然与白海峰的遗孀保持联系,成为世交。白海峰与姚华亭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靖远这片土地上特殊的民间交往。
3. 白海峰与姚华亭对戏剧的热爱
除了军事和政治合作,白海峰与姚华亭还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蒲剧和秦腔戏剧。这两种地方剧种在晋陕蒙一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白海峰与姚华亭都非常喜爱蒲剧,而蒲剧与晋剧密切相关,深受当地人喜爱。当新三师初到靖远时,军中就拥有一个蒲剧戏班子,专为官兵们提供娱乐。随着驻军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姚华亭还经常邀请这些戏班子到他主持的山陕会馆演出,蒲剧一度在靖远盛行。
4. 白海峰在靖远的驻地
白海峰的司令部位于靖远南街老师范巷口附近。南街曾是靖远的商业中心,充满了商铺和人群。然而,靖远的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县门街一带。白海峰的驻地与南寺相邻,周围的院落被围墙环绕,戒备森严。尽管驻地位置在当时的靖远并不显赫,但这里是新三师指挥的中心,也是白海峰与姚华亭等重要人物的社交场所。
二、新三师海啸剧团的成立及其特点
1. 海啸剧团的成立
新三师海啸剧团的成立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根据靖远的历史学者和文化人回忆,部分文献指出,海啸剧团可能成立于1941年,而另一些文献则认为是在1944年或1946年左右。尽管说法不一,但可以确认的是,海啸剧团一直存在,并且得到军方的资助和支持。在新三师驻扎靖远期间,剧团的名字最终在1946年至1947年间出现在官方文件中,这一时期也是剧团的黄金时代。由于该剧团经费来源于军饷,它常常被当地人简单称为“海啸剧团”。
2. 海啸剧团的命名
海啸剧团的名称据说是由白海峰亲自命名的。海啸一词带有一定的激进色彩,符合当时中共地下党人推动剧团发展的背景。这一命名展现了剧团的活力和时代特点,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3. 蒲剧与秦腔戏剧的融合
最初,海啸剧团主要上演蒲剧,演出内容多为地方戏剧,以满足军中的晋蒙籍官兵的需求。随着驻军与地方民众的互动增加,剧团逐渐吸收了本地的秦腔艺人,并开始上演秦腔剧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剧团还引入话剧和歌剧元素,使得剧团的演出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了更多观众。话剧和歌剧的演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也为靖远地方文化增添了现代的色彩。
4. 剧团演员与军衔
海啸剧团的演员多为军中人员,主要军衔为尉级。由于剧团是由军方资助,演员们的军衔和日常工作都由军饷供养。尽管剧团的演员收入不高,但由于演出为军人提供了娱乐和放松的机会,剧团在驻地和军营中仍然受到了热烈欢迎。
三、新三师海啸剧团的演艺活动
1. 秦腔与话剧演出
海啸剧团定期举办秦腔和话剧演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特别是一些大型话剧的上演,在靖远乃至周边地区引起了轰动。剧团排演的《软香玉》和《野玫瑰》等话剧,不仅提高了剧团的知名度,也为靖远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2. 秦腔名家加盟演出
海啸剧团还邀请了许多秦腔名角前来演出,这不仅提升了剧团的艺术水平,也加强了与当地文化圈的联系。秦腔艺人如袁天霖、王正端等,曾在剧团演出并指导剧团成员,为剧团的演艺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演出基地
剧团的主要演出地点位于三道水巷的寸进巷附近,那里为剧团提供了一个宽敞的演出场地。剧团不仅在这里进行常规演出,还经常下乡到各个驻军和村庄演出,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
结语
新三师海啸剧团不仅是靖远历史中的一段文化记忆,也是当时军队与地方文化融合的一个鲜活例证。通过丰富多样的演出形式和不懈的努力,海啸剧团为靖远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带来了许多欢乐,也在靖远的文化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