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的法庭上,“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低头认罪,包括他在内,6个曾经拿过“中国象棋特级大师”头衔的棋手因为“买卖棋”都被判了刑。不少人心里很不解——从小看到大的象棋,怎么也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一方面,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因为,棋手排名和待遇直接挂钩。排名高了,拿到的不只是高额奖金,还有代言、商业活动,甚至开直播、搞带货,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乎就有人动了排名的歪心思:花钱让别人故意输棋,让自己的排名节节高升。王天一拿出94万行贿,说到底就是想用钱“买”个好名次,然后靠这个名次赚更多钱。这种“排名换钱、钱换排名”的恶性循环,让不少棋手在棋局的对弈中迷失方向,丢掉了下棋的初心。
另一方面,是监管手段跟不上。象棋棋手的对局是否正常,全靠人眼盯着。没有技术手段,很多猫腻藏得深,不容易查出来。时间一长,“走后门”“搞交易”反倒成了行业里的“潜规则”。不少人觉得,“大家都这么干,我不干就吃亏”,风气就这么坏了下去。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之前的足球圈:从足协主席到国家队教练,腐败一抓就是一连串。不管踢足球也好,下象棋也罢,这些本该凭本事靠技术说话的领域,却接二连三出问题,不仅毁了个人、害了行业、也伤透了人心。
要把这股歪风扭过来,还得从根上动手。首先得把“管事儿的”和“干活的”分开,就像足球领域现在搞的“管办分离”,足协只负责监管,联赛怎么运营交给专门的机构,权力分开运行,能钻的空子就大大减少了。
其次,惩罚得跟上,不能再轻轻放过——只要敢搞腐败,不光要判刑,还要终身禁止从事相关行业,让“伸手必被捉,被捉毁一生”成为行业内的警言和准则。
大数据时代,还可以用技术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体育赛事监控平台和参赛人员信用评分机制:足球比赛里哪个球员传球不对劲、象棋棋手的对局胜率突然反常,系统直接报警,让小问题无所遁形,推动评分机制成为体育界的“征信”,让有违规操作“黑历史”的参与者在行业内无立足之地。同时,也得鼓励大家监督,不管是运动员、教练,还是普通观众,但凡发现问题都能随时举报,相关组织机构接报就要认真查,让腐败藏不住。
当然,还要把“热爱”找回来。不管踢足球还是下象棋,靠真本事赢才光荣。观众爱的是赛场上的拼劲和球技、棋盘上的智慧,不是掺了假的名次、虚假的光环。只有干干净净比赛,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反腐,不是为了把哪个项目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把被弄脏的赛场、棋盘擦干净,让竞技运动重新回归它本来的样子。
作者:央视网评论员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