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这一年注定将被历史铭记,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对于皮定均而言,这一年更是一段情绪波动崎岖的旅程。他曾在福州军区担任司令员,在任职期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任重道远。
皮定均的第二故乡可以说是福建,这片热土承载了他军旅生涯的大部分光阴。尽管他的故乡位于鄂豫皖地区,但新中国成立后,他几乎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了福建的军事建设上。在此期间,他长期在福建军区和福州军区任职,厚积薄发,逐渐成长为军事指挥的一把手。直到1969年,皮定均才被调任兰州军区司令,然而,仅仅四年后的1973年,他又被召回福建,此次他再次担任福州军区的司令员,重回弥足珍贵的故乡。
在1976年,若谈及谁将接替韩先楚担任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无疑是最佳人选。那时的福建处于战略前沿地带,与敌人的冲突频繁发生,在海上和陆地上均有交手。他作为军区的作战负责人,对福建及周边地区的海防和部队建设具有深厚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使得他在这个关键时期成为绝对的战略领军者。返回福州军区后,由于与许多干部早有交情,他的工作上并不需要太多的磨合,毕竟他离开福州也仅有四年的时间,领导班子基本没有大的更动。
在重返福州军区后,他着力开展内部整顿,力求让各项工作条理清晰、顺畅有序。这一年的2月,皮定均因在北京参会而被延迟返回福建。然而在向军委日常工作负责人陈锡联请假时,因眼疾需要赴南京就医,遭到陈的拒绝。陈表示他作为主官,必须留在军区,建议他在当地医院治疗。因此,到了3月份,他不得不住进福州军区总医院,虽然身体不适,但对军区的事务却仍无法安心。
在医院的这段时间,尽管身体状况不佳,皮定均依然无法安静下来。特别是7月7日,按理说他不必到现场参加东山演习,但他清楚这次演习是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作为军区的主官,他觉得自己不可缺席,因此决定乘坐直升飞机前往东山演习场。尽管当时气象条件不佳,福州军区的空军对此表示反对,但他坚决要求按计划前行。皮定均在指挥部对空军副军长交代了详细的飞行方案,决意沿着公路上空飞行,以防万一,如果气象条件再次恶劣,可以即时更改。
在一阵紧张的准备中,飞机从福州起降,副军长在前引领,皮定均坐在后舱。然而,面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和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他们的飞行未能如愿,飞机最终不幸撞上了一座山峰,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个悲剧的消息像晴天霹雳一般降临,军区一片哀伤,士兵们的心中沉重如山。如29军副政委宋清渭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心中难以置信,他回想起不久前还在医院探望皮司令,那些嘱托与教诲如今成了永别,泪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转,无法自已。
皮定均所带来的影响深远。他不仅是一位军事指挥官,更是团队中的精神象征。宋清渭在回忆录中写道,每当他面临困难与挫折,或是在做出重要决策时,皮司令严肃却又不失温和的形象总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仿佛时刻提醒着他,保持坚定与勇气。这段回忆定格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无数将士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