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
蜀汉的覆灭到底源于何处?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关羽之死造成的,但实际上,关羽的死亡仅仅是蜀汉败亡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正如那句古话所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从公元214年刘备成功夺取西川,成为其新主人开始,他先是在汉中击败曹操,随后依靠关羽水淹七军,震慑华夏,几乎扭转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然而,到了公元220年,随着关羽失守荆州并遭杀害,蜀汉的势头开始急剧下滑。短短六七年间,蜀汉的命运如同抛物线般,经历了惊人的起伏变化。显而易见,这种极端的兴衰并非正常现象。其根本原因,除去外敌强大之外,更多是蜀汉自身内部问题的显现。关于这一点,《三国演义》中已有经典的解析,而核心人物正是庞统。
02 最钟爱庞统的竟然是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被描绘成了第一丑男(而在正史中,庞统虽不算英俊,却气质非凡,《三国志》记载他“雅好人流”)。那么庞统丑到什么程度呢?
先看看孙权的反应:“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再看刘备的反应:“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两位英雄豪杰竟然都被庞统的相貌吓到,见面就不喜欢他!
那么庞统就没人喜欢吗?恰恰相反,最钟爱他的居然是曹操!曹操得知凤雏庞统来到,竟亲自出帐迎接,极尽尊崇之礼。这种出帐迎接,在曹操眼中是最高的礼遇了!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但为何在庞统这件事上却显得如此反常?笔者认为,这正是罗贯中故意为之,借此继续踩曹操一脚——“堂堂凤雏根本不理会你”。不过这一招用力过猛,反而显得有些失控。
庞统虽丑,但刘备和孙权就真是帅哥吗?看看刘备,双手过膝,大招风耳朵格外显眼,特征突出,却被称为“龙凤之表”。再看孙权,碧眼紫须,容貌能吓死人,但被誉为“异人之相”,因此同样受到追捧。至于曹操,五短身材,细目长眉,看起来相对正常,却常被视为奸诈狡猾。
由此可见,这三人中只有曹操的外貌稍显“正常”,却因品行遭白眼。因此,他最能理解“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说到底,曹操唯才是举,长相丑陋又如何?我老曹虽然相貌普通,但才华横溢,我就欣赏!所以庞统的遭遇,反而证明了曹操比刘备、孙权更具包容心与识人慧眼。
可惜,庞统心怀才华,却终究无情地辜负了曹操的赏识,献出连环计,最终被冷落于孙权与刘备之间。此时,即便庞统心生悔意,也无可奈何,只能隐退当县令。
那么,明明庞统手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信,为什么他不拿出来让刘备看看呢?
03 请叫我凤雏先生
“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诸葛亮和庞统被并列齐名,这是《三国演义》的设定。但实际上,暗中却是一人捧,一人踩。
不信?看看诸葛亮的描述:“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气”,刘备见之,连忙下拜!
再看庞统,“玄德久闻统名,便请其入见。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结果刘备却“心中不悦”。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若你是庞统,还会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信吗?
众所周知,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天下皆知!如今我庞统主动投奔,表现谦卑敬意,你却冷淡无视。此时若再拿出诸葛亮推荐信,不论结果如何,我还是那个凤雏先生吗?“我庞统与卧龙齐名,请叫我凤雏先生!”这正是庞统的内心独白。
从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截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刘备这人,虽然《三国演义》极力赞美,但与曹操相比,无论是眼界还是识人能力,都差了许多!
这也引发了诸葛亮和庞统之间的内斗。或者说,庞统为了证明自己确实与卧龙齐名,内心难免失衡。
04 落凤坡前夕
实际上,《三国演义》中庞统之死,是“诸葛亮推荐信”的延续。刘备在西川收到诸葛亮的信,说“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
这句话让本就心存芥蒂的庞统产生误解,觉得“孔明怕我夺得西川成就,故意用此书阻挠”。
随后,刘备的处理方式更是火上浇油,他明知庞统与诸葛亮有矛盾,却说:“吾所疑者,孔明之书也。军师还守涪关,如何?”
这激怒了庞统,他大声回应:“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
意思是:“老大,你被诸葛亮骗了!”
此情此景,任何明智的主公都会警惕这严重的内耗,至少会暂缓庞统的行动,好好冷却局势。可刘备却同意了庞统发起的行动,还将名马“的卢”交给他。结果庞统最终死于落凤坡。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庞统之死的主要经过。有人说是诸葛亮用书信害死了庞统,但责任真正应该归咎于刘备。
05 综合分析
作为领袖,真正的职责是平衡内部力量,虽然不能做到完全团结一致,但至少不能让内部相互猜忌、拆台掣肘。可是刘备的处理方式,使得两大谋士间产生了深深猜忌,他不仅不加调停,反而推波助澜。
而这猜忌的根源,正是因为他最初冷落庞统,没有及时修复彼此关系。
这绝非刘备故意为之,而是他的能力所限。总结一句话:刘备虽能“得人死力”,却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人才,形成合力。
庞统如此,关羽也同样如此。关羽武艺超群,水陆战皆精,单挑和统军无敌,是三国时期罕见的全才,更对刘备忠心耿耿。
但可惜,关羽却常表现出“害群之马”的性格——轻视黄忠,挑衅马超,辱骂孙权,戏弄鲁肃,制造了许多阻力和内部分裂。
从庞统和关羽的例子中不难看出,根本问题在于刘备的领导。蜀汉虽然历经艰难终于崛起,却因内部根基不稳,矛盾重重,最终无法支撑风雨,一旦遭遇重创,败亡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