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记载和演义小说中,关羽与张飞都是极具声望的人物。即使是在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志》中,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拥有“万人敌”的威名。而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这两位几乎被塑造成天下无敌的英雄人物,所向披靡,所战皆捷。
刘备虽然拥五虎大将和诸葛亮、庞统、法正等智囊辅佐,依然未能成功进取中原,复兴汉室。原因并非刘备无能,而是他的对手实在太强大。曹操挟持天子,以令诸侯,不仅占据最大地盘,人才储备也远远超过东吴和蜀汉。甚至刘备、关羽、张飞曾经也都是曹操麾下的部将。曹操阵营中,有不少与他们曾并肩作战的“战友”“袍泽”,其中不乏令张飞不敢轻视,关羽也不愿轻易招惹的强劲对手。
建安三年,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正式归附曹操。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刘备与曹操关系良好。曹操以大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先后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左将军兼领豫州牧。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才上表朝廷主动归还这些官职和封号:
“群僚见逼,迫臣以义……上臣大司马汉中王……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刘备这番话辞令优美,表达出自己封汉中王和大司马都是部下的强迫,如今已自立,便主动上交之前借用的官印,不再占用这些封号。
在刘备主动“辞职”前,他一直用曹操赏赐的官职名号作为依托,而关羽则终生使用曹操授予的爵位。关羽在败亡荆州时,仍是前将军、持假节钺、董督荆州事务、汉寿亭侯的身份。
曹操在封刘备时,同样没有忘记关羽和张飞:
“先主还得妻子,从公还许为左将军。顾泷之甚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又拜关羽、张飞,皆中郎将。”
这段话出自《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说明刘备、关羽、张飞以大汉将军身份归属于曹操麾下时,曹操已集齐五子良将之列。五子良将之上,还有诸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曹氏亲族名将。曹操的两大保镖典韦早在建安二年宛城张绣叛乱中阵亡,剩下校尉许褚——许褚在潼关吓退马超,并大破马超后才晋升为武卫中郎将。
称许褚为曹营名将毫不为过,因为他在建安十六年得到最低将军衔(中郎将在偏裨将军之下),后来升任中坚将军、武卫将军,掌管中军宿卫禁兵,爵位由曹丕时期的万岁亭侯晋升为曹叡时期的牟乡侯。在曹营十大名将中,许褚绝对有资格列末座。
这样一来,曾与关羽张飞同事的曹营十大名将便齐聚一堂:夏侯兄弟、曹家昆仲、五子良将以及许褚。典韦因早逝,未能与桃园三结义兄弟有交集。庞德加入曹营太晚,见到关羽时已成死敌,自然也算不上战友。
关羽对曹营这十位战友的态度各不相同:他视张辽为挚友,将徐晃当做大哥,却看待于禁如同犬彘般轻视。对其他人,基本保持疏远,互不往来。让他最感伤的,莫过于徐晃的无情翻脸。
在正史中,真正击败关羽的曹营战友只有徐晃一人。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记载均一致,徐晃曾悬赏重金求取关羽首级,差额毫厘不差。
正史中未记载关羽击退徐晃的故事,为彰显关羽无敌形象,罗贯中特意为关羽战平徐晃编排了理由:
“徐晃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斗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因右臂受伤力弱。关平恐公有失,火急鸣金,公拨马回寨。”
据《三国演义》记载,郾城“四冢寨”之战中,徐晃趁关羽手臂未伤时难以战胜关羽。若关羽未受箭伤,徐晃早已被他一刀斩马下。
正史虽记载粗略,缺乏细节,但《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情节丰满。今天我们依托《三国演义》内容,探讨关羽在曹营的十位“战友”,哪些是关羽不愿招惹,哪些是张飞不敢挑战的。
许多人说吕布死后,关羽对任何人都怀疑敌意,这话不尽准确。至少在这十个曹营战友中,有三人是关羽不愿轻易招惹的。这三人不包括大斧徐晃和赤膊上阵的许褚。因为在建安五年,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降曹之前(以下均据小说),他曾单枪匹马击退联手围攻的许褚与徐晃:
“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百张硬弩,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回击,徐晃、许褚联手迎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
关羽试图逃脱,但这两人阻挡不住他;关羽怒不可遏,这两人也只能撤退。后来关羽听闻马超与许褚战平,便信心满满欲入川教训马超。
巅峰时期的关羽根本不把许褚、徐晃放在眼里,但他对张辽的武艺相当欣赏,也劝弟弟张翼德不要与之硬碰硬:
“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能让高傲的关羽如此忌惮的,在曹营诸将中除了张辽,恐怕只有夏侯惇与曹仁了。
关羽虽傲气十足,但并不糊涂。他明白,无论立下多少战功,在曹营的地位都不及夏侯惇和曹仁。曹操虽爱惜人才,但绝不会容忍任何一个将军挑战他左右膀臂的权威。若关羽与夏侯惇、曹仁三人必须死一人,曹操必定会首选除掉关羽。
在演义中,夏侯惇因失去一眼而更加凶悍。在濮阳之战,吕布追击被抛弃的曹操时:
“夏侯惇引军前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至黄昏,大雨如注,双方各自引军分散。”
关羽曾在下邳土山打退许褚和徐晃,后又被夏侯惇死缠烂打,难以脱身:
“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登上一座土山,屯兵稍作休息。”
夏侯惇死缠烂打,吕布也无计可施,这样难缠的对手,关羽自然避之不及。曹仁这个不知真假亲戚的曹家将领,也是棘手角色:东吴大都督周瑜、蜀汉头号猛将关羽,都是被他用毒箭所伤。
关羽襄樊之败,实则败给了曹仁。若非樊城攻坚战久攻不下,且曹仁暗中下毒,荆州恐难失守,关羽也不会被擒杀。冷静观察,曹仁如同带刺甲鱼,躲在壳里不易攻破,突然伸出利刺,令对手措手不及。
曹操之所以成为三国最强者,靠的是众多猛将与谋士。如果让曹操列举最得力的文臣武将,首推必是荀彧、荀攸、贾诩、夏侯惇和曹仁。
关羽不愿招惹张辽、夏侯惇、曹仁,并非胆怯,而是审时度势。老虎若非饿急,绝不会去咬刺猬。即使是平日骁勇善战的张飞,面对“曹营十战友”中的几位,也会绕道而行,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更别说与之口舌相争。
张飞敢与曹仁、曹洪交手,却见到夏侯惇、夏侯渊却总绕道而行。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决战时,张飞放过敌方主帅夏侯渊,偏向攻击副帅张郃,结果被打得落单,张郃哭着逃回,又差点被曹洪斩杀,真是左右为难,陷入两头受气的尴尬境地。
据说张飞文武双全,且稍有“惧内”。他家有一位河东狮子般的妻子,就是夏侯渊的侄女,这位美丽女子是在芒砀山游击战时被张飞娶为正室——可见兄弟二人分道扬镳时,张飞也没闲着。
张飞娶夏侯姑娘是否得到夏侯兄弟首肯,无从得知,但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杀死妻子的伯父是大忌,会招致天下指责。
说张飞不敢惹夏侯惇、夏侯渊,绝非戏言。诸位读者设身处地想想:若你是张飞,面对两位妻子的伯父,你是该下马抱拳行礼,还是挺起长矛冲上去?
这让张飞左右为难,局势复杂。故我们盘点关羽张飞在曹营的十位著名“战友”时,会发现三国时期亲戚之间的纷争极为普遍,交战双方下马谈话,往往还涉及亲属关系。这无奈而又滑稽,犹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川军混战:白天打仗,晚上打麻将,对方生日还得送礼。
川军内斗,刘家兄弟间也如此纷争。在三国史料和演义中,当然还有更多名将枭雄,虽属对立阵营,却是相近亲属。而关羽张飞在曹营的著名“战友”远不止四位,究竟有几个是他们不敢招惹的?若真要交锋,又有几人堪称他们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