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们眼前,紧邻的蒙古国在互联网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很多人提到蒙古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大草原”和“成吉思汗”这些符号,而对于这个国家的其他印象几乎没有。更有甚者,把蒙古与我国的内蒙古混为一谈,误以为它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称呼,甚至认为这两个地方的人生活在一起。
作为一个夹在中俄两大强国之间的国家,蒙古的生存空间显得格外压抑。按理说,蒙古国地理位置优越,应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但现实却是,它的经济和发展水平远远落后。那么,究竟为什么蒙古国发展如此困难?另外,作为同样是蒙古族的内蒙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贫困的邻居呢?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内蒙古和蒙古国的差距。以GDP为例,蒙古最大城市乌兰巴托的人均GDP为4500美元,而我国的人均GDP是乌兰巴托的三倍,达到了1.2万美元。有人可能会认为,乌兰巴托的人口太多,分摊到每个人的GDP自然就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乌兰巴托总人口大约为140万,这个规模相当于我国一个四线城市的规模。所以说,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确非常令人堪忧。
不仅如此,蒙古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也远远落后于我国。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的铁路总长度达到1.4万公里,公路总里程为21万公里。这些道路和铁路的总长度,足以绕蒙古国好几圈。而蒙古国的铁路总长度仅为4000公里,且大部分铁路设施是苏联时期建成的,随着苏联的解体,蒙古国的铁路建设几乎停滞。至于公路建设,则更为糟糕,蒙古国内的公路状况堪忧,大部分公路破损严重,几乎没有完整的道路。因为这一系列原因,蒙古国的交通物流体系极为落后,快递服务更是稀缺。仅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快递点就有超过100个,而整个蒙古国的快递点加起来不过几十个而已。
除此之外,内蒙古与蒙古国在投资项目上的差距也非常显著。长期以来,我国为提升内蒙古的草原经济,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传统行业与新兴项目的建设。比如钢铁厂、光伏发电、农场牧场和旅游区等,依靠这些项目,内蒙古的经济实现了飞跃。即使某些项目出现亏损,内蒙古也可以依靠国家的支持来平衡经济。然而,蒙古国则面临完全不同的困境。不仅缺乏投资项目,就算有项目,失败了谁来为其承担风险呢?这使得蒙古国的经济难以振兴,缺乏发展的动力。
因此,内蒙古的经济水平远远甩开了蒙古国,不少内蒙古人看向对面的蒙古时,往往带着某种带有优越感的情绪。于是,许多蒙古人开始跨越国界,来内蒙古寻求商机,尤其是一些蒙古商人,通过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把牛羊肉等商品销售到中国,赚取利润。同时,一些蒙古人也会来采购中国的家电等工业产品,再转卖回蒙古,赚取差价。如今,乌兰巴托的商店里充斥着各种中国商品,琳琅满目。
更有甚者,由于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边境口岸较为活跃,许多找不到工作的蒙古人也选择来到内蒙古打工。有一些蒙古女性来到内蒙后,甚至不愿再回到蒙古。因为蒙古男性普遍存在懒惰、不事生产的特点,同时又喜欢酗酒,造成了严重的男女矛盾。与之相比,蒙古女性通常更为勤劳节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蒙古女性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现状远远落后于外面的世界,感到非常压抑和不满。毕竟,一边要养孩子,一边要照顾一个酗酒的丈夫,这种生活让她们感到极大的困扰。因此,许多外出工作的蒙古女性,都不太愿意回到国内。
面对这种局面,蒙古国的上层也曾采取过一些措施,希望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比如,近年来蒙古国实施的“改回文字”行动,就是一种尝试。这引发了不少人好奇,蒙古国真的需要改回传统的蒙古文字吗?事实上,早在上世纪30年代,蒙古人就不再使用传统的蒙古文,而是在苏联的影响下,采用了西里尔字母系统,俗称新蒙文。结果随着苏联解体,蒙古国意识到当初的决定或许是错误的,因此逐渐开始恢复传统蒙古文,并以此来拉近与中国的关系。如今,蒙古国的公务员层面已经开始实施双语政策,未来可能会全面替换掉西里尔字母,推广传统蒙文。
此外,蒙古国还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传统蒙文。在大街小巷、电视广告、教材等各个领域,传统蒙文的使用正在不断普及。而为了促进传统蒙文的普及,蒙古国的互联网也已经实现了两种蒙文的无障碍转换。预计到2025年,蒙古国将全面恢复传统蒙文。如果这一切顺利进行,那么蒙古国与内蒙古的语言差异将会大大缩小。
虽然蒙古国在文化上逐渐回归传统,但有些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蒙古国在向中国靠拢,为什么不干脆让蒙古国回归中国呢?这样一来,我国的国土面积就能大大增加。的确,若蒙古国回归,我国的国土将会扩展到1110万平方公里,超越加拿大,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这个面积的增加,无疑能够极大提升我国的战略纵深,有利于国防事业。此外,蒙古国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稀土资源,也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为全球约90%的稀土资源集中在中国和蒙古国,若蒙古回归,中国将掌控全球稀土的绝大部分。
然而,尽管有种种好处,蒙古国的回归并非没有阻碍。首先,缓冲区问题依然存在。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一旦消失,将使得两国的边境局势更加复杂。此外,蒙古国的气候和沙尘等问题也为回归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综上所述,虽然蒙古国回归的议题充满争议且面临重重困难,但它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历史的因果已经无法改变,蒙古国的困境也只能不断自我调整。未来是否回归,依然需要根据世界局势的发展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