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利用其不宣而战的策略,加上苏联红军战力不足,顺利推进了巴巴罗萨计划。很快,苏联在前线遭遇连连挫败,失去大片国土,德军直逼首都莫斯科,迫使莫斯科保卫战拉开序幕。
然而,德军未曾料到他们的胜利之路将在莫斯科戛然而止,面对苏联严寒的冬季。许多德军士兵在莫斯科冻死,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何他们不砍伐树木取暖?实际上,苏联早已切断了德军的后路。
德军的连战连胜迫使苏联重新谋划战略。尽管苏联红军人数众多,但仍无法阻止德军的进攻,斯大林转而利用战略深度和消耗战来应对。
在苏联红军转变策略之前,他们需要争取时间。红军主要拖延德军速度,试图延缓其前进步伐。德军误以为占领莫斯科只需四个月。
然而,苏联红军的英勇抵抗将德军拖延了三个多月,直到9月30日,德军才开始围攻莫斯科周边重要地区。在此关键时刻,苏联展开了反击。
作为首都和重要工业中心,莫斯科的工业设施被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迅速投入生产。苏联还动员民众,销毁或带走德军补给线上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包括拆除木质房屋和砍伐树木。
德军在突破苏联防线后发现,无法在荒凉的环境中获得补给,只能依赖自己的后勤。面对苏联游击队的袭击,后勤供应线陷入困境。
更为致命的是1941年的严寒冬季,德军来自温暖的西欧,难以应对苏联严寒。他们的坦克和装备无法适应苏联的土路和极端天气,导致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机失之交臂。
随着天气寒冷,德军装甲部队和士兵都受到严重影响。士兵们竭力抢夺苏军阵亡士兵的衣物来御寒。苏联逐渐适应寒冷环境,他们的装备和战术御寒能力超过德军,抓住了战机。
到了12月,苏联发动反攻,德军在严寒中溃败,未能实现占领莫斯科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