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史料看到蜀汉五虎将的军衔排名,发现跟《三国演义》里威风八面的形象不太一样啊!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要是按军职高低排座次,结果可能让你大跌眼镜——马超居然排第一,关羽实权最大却只能第二,赵云更是妥妥垫底?嗯,这事儿得从头捋捋。
第一名:马超——骠骑将军的“虚名”
马超投刘备之前,人家可是自带干粮的军阀,手里捏着几万兵马,妥妥的一方诸侯。投降之后,刘备也得给足面子,直接封了个“平西将军”,督临沮。等到刘备称汉中王,马超更是升到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的顶级军衔!
不过嘛,这官职听着吓人,实权嘛……咳咳,刘备大概也是防着他,毕竟西凉铁骑的旧部还在呢。但论军衔,马超确实压关羽一头——为啥?起点高呗!
第二名:关羽——实权大佬的“憋屈”
关羽的“荡寇将军”听起来霸气,但严格来说是个杂号将军。杂号咋了?杂号不等于没实权!荆州这块肥地盘归他管,兵权、人事权一把抓,刘备的亲兄弟待遇也就这样了。
后来刘备封四大将军,关羽成了前将军——按规矩,前将军在四军里排首位,比张飞的右将军还高半级。可偏偏马超的骠骑将军压在上面,关羽再牛也得认栽。唉,谁让马超是带资进组的呢?
第三名:张飞——右将军的“中不溜”
张飞早年是征虏将军,杂号里的战斗机。刘备称王后封四军将,他捞了个右将军,排关羽之后、黄忠之前。张飞这人吧,打仗猛是猛,长坂坡吼一嗓子能退敌,但军衔上始终差关羽一步。
为啥?可能刘备觉得三弟脾气太爆,守后方更放心?不过右将军好歹算“四大”之一,比黄忠赵云的杂号体面多了!
第四名:黄忠——昙花一现的“征西将军”
黄忠的讨虏将军本来也是杂号,但定军山一刀砍了夏侯渊,直接封神!刘备当场提拔他当征西将军——这可是实打实的高阶军职,仅次于四征四镇。
可惜啊,这辉煌太短暂,没多久就改封后将军,排到张飞后头去了。年龄大?出身低?或许都有。不过老黄忠用战绩证明:杂号将军也能秒杀名将!
第五名:赵云——永远的“杂号专业户”
赵云最惨,翊军将军、虎威将军……听着威风,全是杂号!刘备拿下成都,别人封侯拜将,赵云就捞了个翊军将军;刘备称王,连个正式军职都不给,只让军中喊他“虎威将军”——听着像绰号啊!
直到晚年才混到镇东将军,但五虎将里还是垫底。为啥不被重用?有人说他太低调,有人说他出身寒门,也有人说刘备觉得他更适合当保镖……长坂坡七进七出的狠人,就这待遇?
说到杂号将军,刘备可是行家!关羽的荡寇、张飞的征虏、赵云的翊军、黄忠的讨虏,全是杂号。杂号=没地位?错!刘备的地盘小,官职库有限,杂号反而灵活——既能给心腹实权,又不至于僭越汉室名分。比如关羽,杂号将军管着荆州,比某些“四平将军”还实惠!
说到底,军衔排名就是个形式。关羽镇守荆州威震华夏,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军,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马超潼关杀得曹操割须弃袍……谁不是一代战神?赵云军衔最低,可民间人气最高;马超军衔最高,后世却少有人提。你看,历史有时候挺讽刺的——官职会过期,传奇永流传啊! #创作狂飙热血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