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考古专家们对崇陵展开了紧急抢救性发掘,令人震惊的是,这座被盗掘严重的皇陵内竟然隐藏着巧妙的机关。光绪皇帝早已化为枯骨,但他的双手却紧紧握着两件珍贵的国宝,令人叹为观止。
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光绪可以说是最为憋屈的一位。他在位三十四年,却鲜有作为的机会。光绪满怀振兴祖业的雄心壮志,渴望励精图治,但却被掌控实权的慈禧太后所压制,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梦想化为泡影。
雄心未展已是最大的遗憾,光绪的命运更是充满了苦涩。他不仅爱情破碎,行动自由也受到极大限制,几乎成了提线木偶,缺乏自主权,甚至连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都被剥夺,活得极其悲惨。
身为一国之君,尊号九五之尊,光绪的处境却远不如街头乞丐自由。乞丐虽然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生活飘摇不定,但至少在自己“地盘”上还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为所欲为。光绪的皇位虽尊贵,却被牢牢束缚,令人感慨万千。
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人羡慕笼中的金丝雀,却又向往自由自在的土家雀。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真正体会那种无助与压抑,感受到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通常,古代皇帝登基后便会着手筹划身后事,修建豪华的陵寝以图死后安息。但光绪一生中却未能如愿。在宣统皇帝继位后,才匆匆为他修建了崇陵,才终于让光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长眠之地。
军阀混战的年代,东陵大盗孙殿英为筹措军费,胆大妄为地盗掘皇陵,造成慈禧陵寝遭受毁灭性破坏,直接用炸药炸开了坟墓。幸好人死如灯灭,慈禧虽死,却也未能逃脱这场劫难。
在那风云变幻的年代,光绪的崇陵也未能幸免,多次被盗墓者侵扰,陪葬品大多被洗劫一空,留下满目疮痍的墓室。
1980年,相关部门对崇陵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队本以为破坏惨重,却发现情况并不如预想那样糟糕。或许盗墓贼觉得这里宝藏不多,便没费力气大肆破坏,而是只做了一个规规矩矩的盗洞,悄悄进入墓内。
但当考古人员深入墓室时,却发现内里的破损远比外表显露的严重。光绪的棺椁被破开了大洞,外表刀痕斧痕累累,光绪的遗骨被拖出半身,帽子、靴子及身上的饰品悉数不见,连衣服上的纽扣也被盗墓贼摘走,狼狈不堪。
而光绪身边的隆裕皇后遭遇更惨,棺盖被撬开丢到一旁,棺内只剩下一堆散乱的白骨和衣物碎片,远比光绪的墓室更加凌乱破败。
然而,考古队在整理棺椁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隐秘机关:光绪的棺椁下藏着一口金井,里面密封着大量珍稀宝物。看来为光绪修建崇陵的匠人心思巧妙,专门设计了机关保护陪葬品,令盗墓者望而却步。
若盗墓贼知道了这一秘密,恐怕会气得吐血,以为掠夺了宝贝,结果不过是零星残留的碎片罢了。
在整理光绪遗骨时,考古队员注意到他的双手紧紧握着什么。小心掰开后,发现竟藏着两件国宝级文物:一件是连体翡翠环,另一件是和田玉把件。
和田玉本就稀有,而光绪手中这把件色泽纯正、质地上乘,堪称极品,绝对配得上国宝之名。
连体翡翠环同样珍稀,质地细腻纯净,加之制作工艺精湛独特,极为罕见,是一件难得的国宝级饰品。
专家们查阅大量史料后确认,这两件珍品曾是光绪宠爱的珍妃遗物。
在清朝历史上,珍妃虽不算最惨命妇,但命运确实坎坷。她聪慧美丽,与光绪情深意笃,自入宫以来独享皇帝宠爱,曾度过短暂而甜蜜的时光。
可惜,珍妃和光绪都生不逢时,生于慈禧掌权的时代。两人反抗慈禧,结果悲剧收场。珍妃早于光绪被投井溺亡,命运凄惨。
光绪也未能善终。工作人员通过科学检测,在他的头发中发现大量砒霜成分,表明他被提前下毒,慈禧为了防止死后遭报复,狠心将他送上黄泉路。
皇家亲情冷酷无情,亲人间竟能如此狠毒算计,生前彼此牵制,死后亦不放过,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