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随着辽沈战役的圆满结束,黑龙江军区的司令员叶长庚被任命到新的职务,接任50军的副军长。从职务层级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降级的安排,通常情况下,军区司令员会对应军长的职位。然而,叶长庚对此并不太在意。虽然他心中难免有些畏惧这种新挑战,因为这个副军长的职位是由一支起义部队所组成,他担心自己难以顺利展开工作。然而,在罗荣桓政委的耐心劝导和思想启迪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接受这一新职责。
在黑龙江军区的工作经验已逾三年,叶长庚即将离开后方奔赴前线。送行的场面颇为感人,尤其是新任司令员洪学智和其他军区领导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与祝福。不过,这里存在着一些时间上的诸多不准确,因为在此时的1948年,洪学智并未担任黑龙江军区的司令员,而是仍在总部待命,随后才会前往6纵继续担任司令员。那么,这其中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
实际上,洪学智曾担任过黑龙江的司令员,只是时间点并不吻合,并非如叶长庚所记忆的1948年11月,而是发生在更早的阶段。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洪学智随新四军第三师进入东北,并被赋予辽北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当时的领先者邓华为司令,他则任副司令员。随着四平保卫战的落幕,黄克诚前往白城子与洪学智谈话,指出东北局决定将其派往黑河进行剿匪,因该地区形势非常紧迫。
1946年时,东北民主联军在后方遇到十分严重的匪患,特别是在黑河、北安、嫩江与牡丹江等地。因此,洪学智迅速率领一个特务团前往黑龙江军区,并担任司令员的职位。原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的叶长庚,这时将指挥权交给洪学智,自己则担任副司令员,二人协同进行剿匪作战,各自承担不同的区域,洪学智则负责匪患最严重的黑河,叶长庚则负责其他地区的剿匪工作。在长达八个月的剿匪行动中,洪学智成功消灭了数量众多的小股匪徒,圆满完成了上级所交付的任务。
1947年春天,洪学智被调任到6纵担任司令员,而黑龙江军区的司令员依然是叶长庚。此后的战斗中,洪学智指挥6纵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1948年他又被任命为上干大队的队长,原定是负责三个月的任务就能够回到部队,但由于辽沈战役的发生,他被调往司令部协助总部的首长工作。战役结束后,他再度回到6纵担任司令员,而在平津战役完成后,洪学智被任命为15兵团的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下参与中南地区的战斗。
因此,叶长庚提到离开后洪学智接替的言论存在误差,可能是时间记错了或者人名搞混了。实际上,接替叶长庚职务的真正是副司令员于天放,他后来担任了黑龙江省的军事部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军区最终合并成新的黑龙江军区,于天放继续担任副政委和司令员等多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