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珍珠港事件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战场的重大转折点。这一事件是由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主导的闪电战,至今仍是军事历史研究中的经典案例,常被学者们广泛讨论。那么,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山本五十六的这次日本版“子午谷奇谋”能否算作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呢?
正如古话所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为了深入了解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动机,我们首先必须解析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凭借其强大的军力,日本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几乎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随着战争逐渐升级,到了1938年,日军已经投入了33个师团中的31个至中国战场,而日本所需的军备、资源也随之急剧膨胀。然而,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天生资源匮乏。那时候,日本是如何满足其战争所需资源的呢?答案很简单:美国。
事实上,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美国不仅是日本战争机器的重要供给源,还是日本最大的资源供应国。无论是石油、钢铁,还是军火,都是通过美国输送到日本手中。在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本几乎依赖美国提供所有石油的供应。日本的石油缺口高达95%,其中70%由美国供应;钢铁缺口也高达88%,其中80%来自美国。而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几乎把日本国库的黄金储备掏空。实际上,日本之所以决定冒险发动战争,正是因为资金枯竭,而这一切与美国息息相关。美国的目的远不止赚取战争利润那么简单,它希望借助日本的力量,打破英法在亚洲的殖民体系。日本的作用,是以“恰到好处的刀子”切入亚洲。它不仅能摧毁英法在亚洲的影响力,而且足够小,无法完全脱离美国的控制。
到了1938年6月11日,日本在武汉会战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进而达到了军事高峰。然而,就在这一天,美国国务院以轰炸平民为理由,开始中止对日本的航空器材出口,并逐渐加强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到1941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一事件对整个东方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在此之前,苏联是中国抗战的重要外援,然而条约一签,苏联不仅切断了对中国的援助,连援华航空队也撤离了中国,令中国的抗战处境愈加艰难。而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与美国就经济问题展开谈判,但当条约签署后,山本五十六意识到日本的处境已经变得更加复杂——美国将不再容易对其施加制裁了。
接着,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发动闪电攻击,世界范围内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扩展。那时,几乎所有军事观察员都认为,苏联很快就会被德国摧毁,德国的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如果德国真的击败苏联,那么它与日本的会师将意味着东亚战场局势的根本改变,日本也不再需要顾忌美国的反应。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彻底撕下了伪装,罗斯福给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日本立刻撤出中国,否则将断绝一切供应。
在这种极端紧张的局势下,山本五十六认为,既然无法继续依赖美国,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开辟新的资源供应地。日本的目标指向了东南亚。然而,若选择直接打击东南亚,美国势必会以日本的侵略行为为借口,展开全面对抗。这时,日本国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稳健派代表南云忠一认为,应先攻占东南亚,再回兵西太平洋与美国海军决战。而激进派代表山本五十六则认为,美国的海军强大得不可想象,绝不能和美国打持久战。他认为,日本应该利用一次性出奇制胜的机会,先发制人,瘫痪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争取数个月的战略时间,以便在这段时间内迅速扩展对东南亚的控制。
山本五十六的这种激进想法,确实具有很高的风险,但他坚信成功的可能性大。他的这种思维方式也与他年轻时在欧洲留学期间的赌博经历密切相关。山本五十六在德国的赌场中大显身手,一度被列为“最不受欢迎的客人”,这也培养了他对冒险的大胆决策与深刻的自信。当时,美日之间的工业差距巨大。比如,美国的石油产量是日本的635倍,钢铁产量是日本的721倍,差距简直无法弥补。因此,山本五十六认为,如果日本不在短时间内出其不意地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就无法在未来与美国抗衡。
在这个背景下,山本五十六的“子午谷奇谋”最终获得了批准。在执行这项任务之前,山本五十六早已准备充分。自八月起,他就在日本鹿儿岛对类似珍珠港的水文环境进行高强度的模拟训练,提前训练了如何规避美军的侦察与防空。与此同时,为了保持战略上的隐秘性,山本五十六命令3000名海军学员穿着海军将领的服装,故意在东京的外国人聚集地游走,以迷惑外界对日本海军动向的判断。
12月2日,南云忠一率领的联合舰队终于悄然集结,悄无声息地朝夏威夷进发。尽管美国驻日大使和美国政府仍在假装与日本进行谈判,但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完全没有察觉到即将来临的灾难。12月7日,日军的6艘航母带着183架舰载机成功接近了珍珠港,第一批次的攻击迅速摧毁了美军的空军防线,美军反击的能力几乎完全丧失。日军通过巧妙的战术成功瘫痪了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并大幅削弱了美国的海军实力。
尽管如此,南云忠一在完成任务后选择了撤退,而没有继续摧毁美军的油库和船坞。这个决定也成为了战争历史上的争议之一。但从南云忠一的性格来看,这一决策是合乎逻辑的。毕竟,船坞和油库的防御能力远强于航母,且美军的反击势力逐渐恢复,继续进攻的风险极高。
总体来看,山本五十六的计划是成功的。虽然美国很快恢复了力量并开始反攻,但日军的初期战略目标达成,成功占领了东南亚,并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唯一的遗憾是,德国未能如预期般迅速击败苏联,与日本形成联手,这使得日本的战略规划遭遇了重大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