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和谁都处得来,唯独一人看不惯陈赓,差点被害,幸得主席保护
创始人
2025-09-21 00:33:47
0

陈赓将军是开国将帅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军事生涯波澜壮阔,经历了北伐、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历史阶段,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身世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在被国民党逮捕后,蒋介石却因情感复杂,最终选择主动释放他,这一幕在历史中被广泛传颂。

陈赓不仅是名将,还是一个让人喜爱的领导者。他在军中堪称一道阳光,总是以乐观豁达的性格温暖着每一位士兵,驱散他们心中的忧虑和疲惫。即使是以严厉著称的彭德怀,也常常被陈赓的幽默言辞逗得开怀大笑。但如此阳光灿烂的个性,也让某些人心生嫉妒。有一位将领,始终与陈赓不和,甚至暗中图谋加害于他。那么,到底是谁心怀不满,为什么要与陈赓为敌?又是怎样的巧妙布局,最终让主席成功保住了陈赓的性命,度过了这次危机?

陈赓在黄埔军校时,可谓是风头无二。他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让他获得了极高的声望。那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拧不过陈赓的腿。”这句话调侃了陈赓那条在战场上屡次受伤的“命运之腿”。然而,正因为多次受伤,陈赓在革命的道路上不得不一再中断,虽然他每次都会重新站起来,继续为革命奋斗,但战斗的节奏却无法跟上红军的主力。

他最初在南昌起义结束后的担任任务时,就因一次激烈的战斗而命悬一线。在与国民党军的会昌激战中,陈赓带领部队奋勇抵抗,最终虽然成功指挥部队撤退,但不幸在撤退过程中受伤。子弹击中了他左腿的膝盖,他直接倒地,鲜血喷涌而出。痛苦中的陈赓强忍伤痛,用军装捆住伤口,然后艰难地爬入一条小水沟里,借着寒冷的水和草丛遮掩自己,才侥幸逃脱了敌军的追捕。尽管伤情危急,他依然保持着冷静,直到被副官找到并带回驻地进行简单治疗。

伤后,陈赓随起义部队南下,短暂停留在福建长汀接受治疗。随着伤势有所好转,部队却遭遇了敌军的反扑,撤退的消息并未及时告知陈赓,这也使得他错失了与部队会合的机会。之后,他辗转多地治疗右腿伤情,直到1931年因上海的地下工作暴露,陈赓被迫转移到鄂豫皖根据地,重新投入革命工作,担任12师师长。

1932年,他再次在阻击战中受伤,这次右腿的伤情更为严重。虽然依旧不舍得因伤影响战事,陈赓依然选择坚持在前线作战,但最终因为感染发热,无法继续指挥,最终选择回到上海接受治疗。正是这次疗伤,让陈赓的命运发生了巨变。国民党间谍发现了他的行踪,陈赓被捕,且很快就见到了自己的老上级——蒋介石。两人曾在东征时并肩作战,那时陈赓因英勇表现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但这次见面却是敌我对立的局面。

面对囚禁中的陈赓,蒋介石心情复杂。蒋介石虽然曾对陈赓的军事才能刮目相看,但此时的局势不同,蒋介石曾几度想通过“放过”陈赓来讨好共产党,甚至在外界压力下最终主动释放了他。尽管如此,陈赓始终坚定立场,宣布自己是共产党员,并且毅然脱离了国民党。蒋介石看到陈赓的坚决态度时,也有些动摇,但最终未能阻止他回归共产党。

蒋介石的这一决定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的一片风波,但与此同时,陈赓也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在被释放后,陈赓并没有立刻被接纳进入红军队伍,而是遭遇了来自党内的质疑和不信任。作为红军新成员,陈赓被安排在红军步兵学校教书,而不是立刻进入实战。尽管如此,凭借着自己乐观的性格和卓越的军事才华,陈赓最终得到了红军的认可,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将领。

随着南昌起义的爆发,陈赓被调往大别山,根据地的领导张主席曾一度试图拉拢他,甚至把他视作自己的潜在盟友。然而,陈赓识破了张主席的意图,并且在南昌起义时,坚定地拒绝了张主席的请求。这一举动让张主席大为恼火,后来的日子里,张主席不断制造陈赓的麻烦,甚至污蔑他是国民党的间谍,企图通过暗杀解决“隐患”。

在这个充满波谲云诡的局面中,党中央及时察觉了张主席的野心,并安排密探保护陈赓,确保他的安全。在党中央的保护下,陈赓得以躲过一劫,而张主席的阴谋也最终未能得逞。红一方面军完成了北上任务,陈赓的革命之路又一次重新回到了正轨。

之后,陈赓继续在红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参与了许多重大战役和战略决策,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陈赓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直到1961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

陈赓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以出色的军事才能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以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了无数战士。他的事迹,至今仍然让人动容,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乾清宫东暖阁,年轻的康熙帝手里攥着苏克萨哈的辞折,眉头纹得能夹死一只蚊子。多年老臣要辞职,这本该是个...
原创 钱... “(美国)在特米那岛上将他(钱学森)拘留14天。” 1950年,钱学森准备启程返回祖国,他整理好行李...
原创 副... 1936年,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准备北上与红一方面军汇合。在他们面前,最难的挑战便是穿...
原创 马... 1963 年的内蒙古草原,秋风吹过偏僻村庄的马棚,扬起一阵干草的清香。解放军高级将领翟文清的目光掠过...
原创 日... 在7月3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发言时强调,日本应当对其侵略历史保持长久...
原创 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正式启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此后的日本军队如猛兽...
原创 秦... 导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决定对匈奴进行征讨,并成功收复了河套地区,将匈...
党史百年天天读 ·7月10日 重要论述 1947年7月10日 毛泽东在电报中总结过去一年作战的主要战果及当前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情况...
原创 朱... 《史记·越世家》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意味深长,揭示了人心的不可靠与残酷的...
原创 上...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在抗战的最后阶段,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