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体育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历史学科与体育文化的交叉融合研究,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生一行前往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富有深度与意义的参观调研活动。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副馆长李大鹏、王莉陪同参观了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陈列的“古今中外体育历史珍藏品展”“假冒伪劣存疑展区”“礼尚外来”“体育文化名人堂”展厅、体育奥运画廊等。介绍了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的三个“创新世界博物馆唯一”:唯一展出所有文物都可上手欣赏体验的博物馆;唯一设置假冒伪劣与存疑展区的博物馆;唯一集中国古代体育、中国近代体育、新中国体育、各省市体育、各单项体育运动及世界体育、奥林匹克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展览、研究和相关体验娱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博物馆。
参观古代体育展厅,被5000年左右的陀螺吸引
在古代体育展厅,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藏的五千年前的陀螺、战国时期网格纹武术人物灰陶、汉代导引(保健体操)彩绘陶俑、唐代步打球(捶丸)青黄釉褐彩瓷俑等,都凝聚着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匠心。
在古代棋盘上对弈
李祥馆长的收藏理念是:收藏不是来藏的,而是用来分享的。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的所有文物都可申请上手体验,这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是唯一的。参观者可以从明代的围棋罐中取出唐宋时期的刻花棋子在清代的红木嵌铜棋盘上对弈,也可以在明代的石质象棋棋盘上用清代的陶瓷象棋子下棋。大家可以近距离观赏,也可以坐下来感受穿越时空与古人对弈,体验“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的意境。
体验传统投壶
体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缶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历史时期,体育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亡联系得如此紧密,只有近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难,为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一群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拯救国家的道路,近代体育被赋予了强国强种、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时代功能。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收藏的刻有“体育救国”“健身救国”“国术救国”“强国强种”的徽章、墨盒、奖杯,正是这一历史浪潮的实物见证。这些文物上斑驳的字迹,不仅是近代体育思潮的具象化表达,更镌刻着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的觉醒与抗争。
参观近代体育展厅,深入交流1917年刊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论文的《新青年》原版杂志
其中,1917年刊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论文的《新青年》原版杂志,引起了师生们的特别关注。这本杂志刊登了毛泽东同志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体育思想“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体育与精神塑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体育提升到了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命运的高度。师生们围在展柜前,仔细端详着这本珍贵的杂志,不时轻声交流,探讨着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对当下体育发展的启示。
北师大师生参观奥林匹克展区,被百年奥运历程藏品吸引
当北师大师生驻足“奥林匹克历程”展区,被百年奥运历程藏品吸引。从1898年印制的《希腊志略》——那泛黄书页承载着近代中国对古代奥运会的最初认知;到1904年第一部以“体育”命名的《体育图说》,标志着现代体育理念的落地生根;再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官方总结报告与纪念磁盘,无声诉说着刘长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所蕴含的孤勇与民族渴望;一枚枚穿越战火与阻隔的奥运徽章——1936年柏林、1948年伦敦、1956年墨尔本——如同历史的坐标,清晰勾勒出中华民族在动荡年代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艰难而坚韧的连接轨迹。从“奥运三问”的萦绕,到北京“双奥之城”的辉煌,在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展开的“五千年体育历史课”,最终在奥林匹克星光的照耀下,完成了对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从觉醒、抗争到自信、腾飞的完整叙事。
1914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第二次运动会奖牌(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1918年北京师范本校运动会墨盒(北京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参观完博物馆后,北师大师生移步至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的体育文化名人堂展厅,进行了座谈交流活动。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特别分享并介绍了馆内一批与北京师范大学渊源深厚的“体育历史文物”,其中包括1905年京师大学堂第一次运动会纪念章、1914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第二次运动会奖牌、1918年北京师范本校运动会墨盒、1935年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赠纪念章、1937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小运动会奖牌、1943年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迎新会及校友会成立全体留影老照片、1956年北京师大春季运动会第一名奖牌等。这批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珍贵实物与影像,不仅是北师大校史的鲜活见证,更是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缩影。它们被精心收藏于祥体育博物馆,此刻以“回家”的姿态呈现在北师大师生面前,让北师大师生倍感亲切。
交流座谈中,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分享了博物馆在展陈策划和活动开展方面的感受。“文物都能上手看 真伪存疑皆可鉴 娱乐体验就是玩 古今中外三万件”。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在展览策划方面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打破传统边界,以沉浸式体验重构体育文化传播”。博物馆颠覆“请勿触摸”的常规,所有文物都可申请上手体验,例如,观众可在清代石质棋盘上用明代棋子对弈,在模拟奥运项目体验区参与射箭、体验滚铁环、投壶等传统体育游戏,在北京奥运缶上“击缶而歌”。这种设计使历史文物从静态展品变为动态叙事工具,通过互动让观众直观感受体育与时代精神的联结。在一些特殊节日,比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都会开展相关主题展览活动。同时,祥体育博物馆还与一些高校、中小学合作,开展“体育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推广体育文化,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
北师大师生表示,走进祥体育博物馆,如同翻开了一部立体的中国体育通史。从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体育萌芽,到近代体育救国的慷慨悲歌,再到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腾飞,藏品构建的宏大历史叙事令人叹为观止。而最让我们心潮澎湃的,是看到那些属于北师大自己的体育记忆,让书本上的校史变得可触可感,真切触摸到了母校体育血脉的温度与传承。这沉甸甸的收获与思考,将有力推动我们未来在体育史、社会文化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激励我们更努力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