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往往源于细致的谋划,财富与权势则往往伴随着危险。在汉末的动乱岁月中,英雄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力图在这片混乱的中原大地上争夺一席之地。那些英雄豪杰,尤其是曹操、孙权、刘备等枭雄,每一天都在刀尖上行走;他们的名将们更是以命相搏,冲锋陷阵。曹操曾被马超追得狼狈逃命,孙权在张辽的追击下几乎丧命,刘备一生在追赶与被追赶之间徘徊,所幸每次都逃脱了死神的追捕。
汉室的江山在动荡中岌岌可危,三国的三大巨头命悬一线,他们麾下的名将也无不面临生死考验。若我们仔细审视曹魏的五子良将和蜀汉的五虎上将的经历,会发现大多数人在战乱中都曾更换过效力的主公或曾经被敌人擒获。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位大将,如果不是依靠他们超凡的武艺和勇气,也难以见证刘备最终的称帝之路。
《三国志·卷三十六》中,陈寿曾如是评价这几位英雄: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将赵云比作西汉的开国功臣滕公夏侯婴,二人之间的确有相似之处。但试想,曹操和夏侯惇若听到这样的评价,不知会有何感想。
若无滕公的舍身救主,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恐怕早已早夭。若没有赵云单骑救主,甘夫人和刘禅亦可能沦为曹纯带领的虎豹骑的俘虏。曹操最喜以美女为乐,像甘夫人这般的美人落入其手,岂会轻易放过?当时,曹操与刘备的关系已彻底破裂,刀剑相见势在必行,若刘禅与甘夫人落入曹操之手,后果可想而知。
赵云在长坂坡的单骑救主,虽然成功救出刘禅,却也为蜀汉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毕竟,刘禅并非刘备的嫡长子,他能继位完全是赵云冒死拼出的结果。如果那时刘禅被丢失,蜀汉的继位者大概率是刘封(刘备亲自改名以示继承权)或刘永、刘理之类。而刘封不仅有超凡的武艺,且不畏宦官,若刘封继位,蜀汉的局势可能会更为强大,至少不会比刘禅差。
但遗憾的是,赵云的冒险行动并未带来预期的结果,刘禅在长大后并未显示出领导才华,成为了一个依赖他人、难以自立的君主。刘备对刘禅的教育不够到位,诸葛亮等辅佐者也未能有效地帮助他走向强大。刘禅的失败,其实反映了父亲与辅佐大臣们的责任,而赵云显然不能为此背负过多责任。
赵云的勇气救出了刘禅,但若刘禅不能成熟成长,蜀汉的命运注定不可逆转。刘备如果对刘禅的教育更为用心,或许能培养出一位真正的英主,足以与曹丕和孙权争夺天下。但遗憾的是,刘禅最终未能扛起这个责任,成为了国家覆灭的隐患之一。
而张飞的壮举则是直接改变了三国历史的命运。长坂坡上的冒险与英勇,使刘备从险境中脱离,保住了蜀汉的力量,也为日后的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创造了条件。张飞以二十骑兵守住断桥的壮烈一幕,虽然令曹军的追击受阻,但若他失败,蜀汉的灭亡几乎在所难免,三国鼎立的格局也难以成型。
这次冒险断后的行动,也为百姓带来暂时的安宁。即使他们未必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张飞在长坂坡的英勇之举,实际上拯救了无数百姓免遭战火侵扰。若张飞未能成功守住长坂桥,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可能直接导致三国历史的提前终结。
然而,关羽的行动却未必如此幸运。虽然他冒险斩杀颜良,赢得了声名与功勋,但他也因自己的冒险使刘备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当时,刘备依附袁绍的事实几乎为所有人所知,关羽冒险斩杀颜良时,刘备正是在袁绍旗下安然待命。关羽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呢?这场行动是否会导致刘备的死亡,最终影响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
若关羽未能斩杀颜良,袁绍的愤怒可能使刘备命丧黄泉,关羽又将何去何从?而若曹军在长坂桥突破张飞防线,刘备是否能顺利撤退,赤壁之战又如何能顺利上演?如果赵云未能救回刘禅,蜀汉的继任者会是谁?历史的轨迹似乎都因这些勇敢的冒险而改变,每一个决定,都深刻影响了未来的走向。
关羽、张飞、赵云的每一次冒险,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整个三国历史的进程。这些行动是否值得赞扬,还是应当警惕,正如同历史的长河般,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