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内忧外患之时,曹丕却为何攻打孙吴?
创始人
2025-09-19 04:31:52
0

好的,我会帮你对文章进行语义不变但细节更丰富的改写,同时保持总字数差异不大。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关羽阵亡之后,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联盟宣告彻底破裂。刘备在称帝后的第二年,便发动了针对孙吴的军事进攻。最终,刘备遭遇了他人生中的重大失败,被迫退守白帝城,与孙吴展开对峙。此时,季汉帝国内忧外患交织,形势极为严峻。汉嘉太守黄元判断刘备的病情可能恶化,已无好转可能。黄元此前与诸葛亮关系紧张,便趁机举兵反叛。正当季汉“屋漏偏逢连夜雨”时,魏国的曹丕并未乘虚而入,反而将矛头指向了孙吴。

---

01

曹丕攻吴的隐秘用心

曹丕和他的父亲曹操均有过南征的经历。一般来说,中原政权若想消灭南方势力,有三条主要路线可选:西路的襄阳路线、中路的濡须水路线以及东路的中渎水路线。西线从襄阳到江陵,既可水路也可陆路并行,但从江陵向下扬州只能依赖水路。曹操首次南征时,凭借虎豹骑的迅猛攻势,几乎摧枯拉朽地击败刘备。然而,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水军的强大反击令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良机。此后四次南下,曹操皆选择中路进军,经合肥、巢湖,重点攻打濡须坞。此路线优势明显,水陆并行,不仅发挥了曹军陆军优势,还能通过水路运送军粮。突破濡须坞后,便可直取吴都建业。孙吴对此早有防备,重兵驻守濡须坞,令曹操南征屡屡受挫。身为战略家的曹操即使四次失败,也从未考虑走东路的中渎水路线。因中渎水又名邗沟,是吴王夫差时开凿的古老运河,末期多淤泥堵塞,军粮补给困难,加上长江风口的恶劣天气,是其放弃该线路的原因。

然而,季汉与孙吴大战刚结束,曹丕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从中渎水进军孙吴。此举令人费解,常理应趁季汉内乱发动致命一击,却反而先攻吴,且采用曹操未曾用过的艰难路线。显然,曹丕此举另有深意。

---

02

谶纬、文德与武功的正统象征

自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以来,汉朝历经西汉和东汉数百年。虽然后世政权更多依靠武力而非“天命”论来维持统治,但在汉代,天命与政治文化仍密切相关。曹魏取代东汉,经历了精心的政治铺垫。东汉立国以来,尤推崇汉宣帝刘询朝的治世,汉光武帝刘秀的即位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汉宣帝政绩的模仿。汉宣帝时代,有“公孙病已当立”谶语昭示其天命;他整顿吏治,社会安定富足,同时重视文献整理,形成了文德;此外,他成功收服匈奴单于,四夷宾服,成就赫赫武功。汉光武帝刘秀未登基时就有“刘秀当为天子”谶语支持,登基后推行“柔以社会,严以吏治”的政策,促使诸多地方豪强主动归附。谶语、文德与武功成为正统帝王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曹丕在篡汉前,需要谶语为其统治合法性背书,“当涂高也”谶语便被重新解读为指向“魏”,其中“魏”含有宫阙之意,寓意曹丕将登高位。曹丕执政时,废除中常侍等宦官职务,改设散骑侍郎,禁止宦官干政;采纳陈群建议,创立九品中正制,缓和曹家与士族矛盾,为日后称帝奠基。在文学方面,曹丕留下散文百篇,著有《燕歌行》等多篇诗歌,还撰写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及二十八篇赋作《妇行》,并组织编纂中国第一套类书《皇览》。谶语和文治方面,曹丕可谓无可挑剔。然而在武功层面,无论是汉献帝的让位诏书,还是群臣的劝进表中,他始终被视作曹操的继承人。曹丕要证明自己实力,必须在对外战争中有所建树。

正值此时,青州兵的动向触动了曹丕的神经。曹操去世后,臧霸麾下的青徐兵以为天下将乱,纷纷擅自离军。臧霸所在青徐势力在曹魏体系内半独立,虽难成大业,但自保无忧。此次兵变表明青徐势力对曹丕权威的轻视。曹丕顾及曹操丧事,采取安抚策略,但心中种下隐忧。

---

03

伐吴为名,实为整肃青徐

季汉与孙吴大战刚过,曹丕即发起对孙吴的进攻。曹真率领西路大军由襄阳南下攻江陵,曹仁带领中路军队越巢湖猛攻濡须,而曹休、张辽则率东路大军沿中渎水逼近洞浦。东路进军线正处于青徐势力辖区内。曹丕唯有以伐吴之名,为曹休进入青徐制造合法理由。臧霸对此全无察觉,当曹休成为曹魏青徐最高军事长官后,便与孙吴展开实质战斗。臧霸随军参加击败吕范的战斗,表现积极,或许他这才恍然大悟曹丕的不信任,试图以战功证明自己。

然而曹丕以犒劳东线军队为由,将臧霸召回洛阳,随后臧霸从此销声匿迹。曹丕的布局步步为营:先借曹休进入青徐,借机逼迫臧霸上战场,待臧霸离开老巢,便直接夺取其兵权。完成这一目标后,曹丕旋即撤军。表面原因是曹仁中路被朱桓击败,但曹真的西线攻势迅猛,曹休的东路也占优。曹丕早已达成目的,撤兵实属战略安排。

此后,曹丕两次南征均只从东线出发,实为持续解决青徐豪强问题。此外,曹丕伐吴系因孙权拒绝派儿子做人质所致,未能彻底服软孙权,留下武功上的缺憾,急需弥补。

---

04

伐蜀是否更有利?

假若曹丕未伐吴,而选择讨伐此时内忧外患的季汉,是否能更有效地提升其武功呢?尽管司马氏最终先灭季汉,再灭孙吴,但曹丕在位期间难以实施类似操作。曹魏不仅要防备季汉和孙吴,还得防范西北鲜卑、辽东乌桓与公孙氏威胁。军中近半将领集中在长江边防线上,绵延千里,从荆州秭归、当阳一直到扬州建业(今南京)一线。关羽北伐时动静巨大,曹操、孙权、刘备均未预料其失败来得如此迅速,致使曹魏和孙吴力量均聚焦荆州周边。

若曹丕欲伐蜀,需将军队从荆州及徐州调往关中,途径千里,耗时甚巨。此举不仅损失先机,还让季汉有充分准备时间。假如曹魏在刘备发动对吴战役前即调兵,孙吴的偷袭威胁虽可控,但刘备或许便不敢轻举妄动。曹丕的“先见之明”更多是根据战局变化做出的策略调整。

总体而言,曹丕急于建功,孙权摇摆不定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机会。伐吴不仅无需大规模调兵,还可借机清剿青徐豪强。对孙权而言,曹丕数次南征将其逼入绝境。刘备死后,诸葛亮向孙权递出橄榄枝,吴蜀再度结盟,共同抗魏,使曹魏在三国竞争中处于下风,汉代大一统帝国最终演变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

---

如果需要调整风格或者更细化内容,随时告诉我!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阅读此文之前,不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给您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
民众走进江苏盱眙文博场馆徜徉“... 7月2日,江苏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上展出的复刻版金缕玉衣吸引...
原创 唐...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的最大梦想,除了保家卫国外,就是能够遇到一个全身心信任自己的君主。毕竟,作为武将,...
原创 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大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其铸币工艺和流程各有变化与独特的...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坐在他办公室的桌前,浑身疲惫,眼神充满迷茫。他猛然拍了一下桌子,仿佛想要宣泄心中的...
原创 留... 在1949年5月,历史学家陈垣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并将信件公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封信描述了中共取...
原创 百... 春秋时期,秦穆公曾因一位大才的衰老而感慨不已。这位“英雄”已经年过古稀,白发如霜,步履蹒跚,老态毕现...
叮!一封来自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原创 巴... 巴拉克·奥巴马,这个名字在当代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于1961年8月4日诞生...
原创 刘... 在中国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常常能够看到“能者居之”的传统。每个王朝的建立者几乎都具备出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