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最后2次收权,有多拼?失败代价是清朝亡了
创始人
2025-09-19 01:05:06
0

我是棠棣,一位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同探讨历史与时事,畅谈古今大势。君子一生,唯学与交友最为要紧。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不足,开始推行“就地筹款”政策,尤其在20世纪初,通过“就地筹款”推动各省的新政。这一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地方利益的膨胀,督抚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一方面,清朝的中央政府处于衰弱状态,地方势力逐渐扩展;另一方面,虽然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形势已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正如20世纪初一篇评论所指出:

“政府虽有权命令,但如果命令与时局不符,地方官员可以公开抗命,中央政府也无可奈何。即便迫于命令而勉强执行,但由于地方势力强大,往往只能表面应承,暗地里阳奉阴违,中央无力干预,显示出政府的无权。而督抚虽有权力,但每一项行动都需要请示中央,且往往因为与中央决策不符而被拒绝执行,甚至连地方官员在执行命令时,也可以暗中抵抗,导致中央的权力几乎失效。”

这种局面表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冲突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中央政府无法恢复其权威,地方事务也因中央的限制无法顺利发展。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已成为当时政治改革的迫切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政府在19世纪50年代以来的权力衰退,和其体制的落后以及无法及时变革有着直接关系。财政权的下放与清政府统一的财政体系缺乏适应性密切相关,而地方财政制度的形成,尤其是外销制,也源自于户部职能的僵化;军事权力的下移,则源于军事体制的落后与腐败,使得清朝的军队缺乏足够的战斗力。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其编著的《中国的现代化》中提到:

“对于后发型外源现代化国家来说,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可以更好地协调力量,调动资源,从而推进现代化进程。”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能否实现中央体制的创新与改革,是否能够有效利用原有的中央集权资源推动现代化,成为决定中国能否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同时也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务处,正式启动了新政改革。

这次改革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各省的新政开始实施,涉及到练兵、修建铁路、兴办学校、推动工商发展等多个领域。然而,这些改革很快暴露出地方实施不均衡的问题,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困难,最终迫使清政府开始着手调整中央体制。

因此,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起,新政不仅扩展到各省,还进一步深入到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层面: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3月,清政府上谕:“国家之立足,端在理财用人。时局艰难,财力匮乏,国家与人民皆受其困扰,若非从根本上策划,并根据时局变化进行改革,财政难有起色。”

随即,清政府派遣庆亲王奕劻和瞿鸿机负责财政事务,与户部一起认真整顿财政。

同月,政府又下令成立商部,推动“通商惠工”,认为“自古今之治国要政,均离不开工商发展,然而旧有的观念认为工商是附属事业,国计民生渐渐贫弱,亟需变革。”

十月,政府发布命令:“既然各省的军制不一,且训练器械各自不同,需在京师设立专门的汇总机关,及时检查督练,以期使军制整齐,提升国防力量。”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9月,政府又下令成立巡警部,旨在加强巡警的管理和领导。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迅速推动了对各省新政的领导和协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控制。

接下来,在财政方面,光绪二十九年12月,户部提出整顿财政章程,要求严查各省的资金收支、税收等,并特别指出,所有新增的财政收入,应当全部用于军事费用。户部也加强了对各省铜元铸造的监管,提出了严格的统一管理措施。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并未顺利实施。特别是在铜元问题上,各省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最初,为了解决钱荒,清政府允许各省铸造铜元,然而由于铸造的铜元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地方督抚开始依赖铜元余利来解决财政问题。像福建和广东等地,铜元的余利几乎成了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为了收回对铜元的控制,清政府试图限制其流通,但各省仍旧因铜元的利润而不满。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允许铜元在市场上流通,但限制了各省铸造的数量,然而这并未平息地方的反抗,督抚们纷纷上书抗议。

在练兵和工商改革方面,清政府同样面临地方督抚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商部和练兵处的相关举措,被地方官员视为对其权力的侵犯。例如,袁世凯在讨论铁路建设时,明确指出商部不应参与地方的具体行政事务,而应由地方政府掌控,认为过度集中权力会导致行政混乱。

而在军事改革上,一些地方督抚坚决要求保留原有的兵制,特别是在湘军、湖北的旧兵制等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军队的传统地位让中央很难强行推行统一改革。

尽管清政府的改革在名义上进行,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强大,中央的改革未能有效落实。地方的独立性和中央的无力干预,使得原本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屡屡受阻。

1906年,清政府提出“预备立宪”,再次尝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一改革更深入地触及到了封建专制体制的各个方面,不仅涉及皇权,还牵扯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问题。在这一阶段,关于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争论愈加激烈,最终,地方与中央的冲突通过武昌起义等事件白热化,导致清朝体制的彻底崩溃。

(正文完)

如果你对历史有更多的兴趣或想要深入探讨某些观点,欢迎私聊我,或者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应!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三国杀:有时候拉胯反而胜率够高...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排位由于不能刷牌,所以往往对局的实战发挥,很多强...
原创 刘... 好的,这篇文章的重写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但我会尽量保持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来丰富它。这里是改写...
原创 辽...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和大家讨论了我国东北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划变化,包括沈阳市、长春市、大连市等...
原创 战... 有人曾经说过:“欧洲是没有统一的中国,而中国是统一了的欧洲。”这一说法揭示了两者之间在历史背景和发展...
原创 公... 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南乌拉尔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斯基泰民族的到来,对这一地区的文化...
原创 不... 当我们谈及中国对世界的原创发明与贡献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四大发明”。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可以...
倪瓒和元代墨竹——从佛利尔美术...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 清 徐璋绘《倪瓒...
原创 朱... 明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给无数人带来了深深的惋惜与遗憾。毕竟,清朝末期的历史,几乎就是...
原创 国... 1902年,山东菏泽的田野上,春寒尚未退尽,一个农民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这个孩子名叫管松涛,自幼家境贫...
原创 两...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具备非凡才能的臣子与皇帝之间,总会有一个类似“魔咒”的存在,那就是:“飞鸟尽,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