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丁未当制钱十文(背逆180度)
这枚大清铜币丁未当制钱十文(背逆180度),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货币之一,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与收藏价值。
**历史背景**
清光绪年间,随着洋务运动升起的先进科技与文化,铸币业也迎来了变革。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向清政府奏请并得到批准,购买外国造币设备,在广东设立钱局,首铸这一举措迅速得到各省的效仿,纷纷购置国外机械铸造货币。大清铜币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重要一员。
**铸造单位**:
该铜币由中央户部负责铸造。因而具有其权威性。
**概况**
这枚丁未四柱十文大清铜币,堪称清代机制铜圆中的珍品,铸造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丁未年),在清末民初时期,它可是重要的货币之一。这枚铜币的设计十分独特,正面中央 “大清铜币” 四字被珠圈环绕,上端是满文 ,珠圈内“大清铜币” 字样,两侧 “丁未” 二字各附一圆点,形成了独特的四柱设计,下端刻着 “当制钱十文”。背面中央的蟠龙图案,龙纹在祥云的环绕下,显得威猛非凡。而这倒逆180度的蟠龙更显得独特与别致。珠圈外圈上方铸有 “光绪年造” 四字,下方环铸英文。
**投资收藏价值**
这枚大清铜币丁未当制钱十文(背逆180度)是背逆错版币。这种铜币由于是偶然失误产生的,数量极其稀少,因此在收藏市场上备受追捧。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背面制造时出现了错误,这种错误在铸造过程中极为罕见,导致其存世量极少。而这枚背逆错版币以其惊世的背逆180度,是难得一见的稀罕宝贝,其价格要比正版币高出很多,有着极高的收投资价值与收藏价值,是投资者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