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余则成”击毙“李海丰”,陈恭澍暗自庆幸:我感谢他的不杀之恩
创始人
2025-09-18 03:02:04
0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

---

余则成击毙李海丰的情节,是电视剧《潜伏》中极为经典的一幕,然而这背后的故事却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被誉为“军统第一杀手”的陈恭澍,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旧历元旦当天,李逆开峰(别名余玠,时任汪伪七十六号电讯总台长)在贺年之后,与几位同事围坐一堂,打牌畅谈,兴致十分高昂。直到晚间约十一点散局,刘全德负责护送李回到甘世东路的住处。刚下车,李步行不到十步,突然刘全德从背后拔枪连开两枪,一枪击中李的头部,另一枪中背部,李逆开峰当场毙命。刘全德随后迅速离去,未曾回头。”

这段话其实是陈恭澍引用了余祥琴的《四年地下工作追记》——余祥琴抗战胜利后任军统上海区第四站站长,而陈恭澍自己是第三站站长。陈恭澍在得知这起刺杀的细节后,不禁心头一紧,感慨万千:“我要对刘全德感激涕零,他如果没有念及私情,那个举动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我恐怕早已身陷十八层地狱,被世人唾骂为‘陈逆’,永无翻身之日。”

电视剧《潜伏》里,代号“余则成”的主角冷静沉着地完成了对“李海丰”的击毙任务,而陈恭澍则暗自庆幸,感谢命运未让自己遭此一劫。事实证明,这部剧与沈醉和陈恭澍的回忆录内容高度吻合:李海丰(原名李开峰)和军统“第一杀手”陈恭澍,都是余则成(刘全德)刺杀的目标。

熟悉当时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全德是电视剧中余则成的历史原型之一,而李开峰则正是剧中被击毙的李海丰。陈恭澍为何感激这“不杀之恩”,实在令人唏嘘又感到荒诞:当时军统的四大杀手和三剑客共有六人(沈醉一人兼任两个称号),结果无一能够坚持到底。就连写下回忆录的陈恭澍自己,叛变后反而成了汪伪“苏浙皖赣四省总部”副总指挥、“前进指挥部”指挥官,以及“政治保卫学校”的教育长。

陈恭澍在回忆录中极力替自己辩解,也试图为军统的叛徒们开脱罪名,称他们大多重新与戴笠、毛人凤恢复联系,重新“归队”,并立下战功。然而有一点无论如何洗白不了:这些叛徒当初投降并非得到军统的授权,而是因为经受不住刑讯折磨,或贪生怕死,甚至图谋富贵。李开峰和万里浪等人主动投奔汪伪七十六号,他们根本不是潜伏的卧底,而是误判了形势,天真地以为日本小鬼子能够取得大胜。

陈恭澍、王天木等人叛变后又“归队”,其实也是看准了日本败局已定的趋势,汪伪特务巨头李士群、周佛海等早已两面下注,脚踏两条船。陈恭澍评价李开峰“并非丧心病狂者,依然保有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这无疑是“兔死狐悲”的典型表现——毕竟陈恭澍自己被捕后,在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吃喝优待,没有遭受刑讯,就选择了投降。

投降后的陈恭澍行动自由,李士群甚至安排他到日本本土“旅游观光”,摆出种种利诱,然而陈恭澍从未试图逃回重庆。万里浪、王天木、陈恭澍、李开峰等先后叛变,导致军统上海区被日军和汪伪特务几乎一网打尽。1941年11月28日,《新申报》报道:“调查统计部驻沪办事处(即汪伪七十六号特工总部)经过数月侦查,成功摧毁了渝方蓝衣社(军统)上海区全部秘密组织,重要成员全数被捕,达一百余名。缴获枪支弹药包括二十响驳壳枪28支,子弹2000发;新式左轮手枪36支,子弹1850发;手枪12支,子弹840发;手榴弹8枚,炸药7大包,化学药品7大包,无线电收发报机18台,以及六皮箱秘密档案。”

正是由于高级特务的普遍叛变,军统上海区才陷入全军覆没的惨状。虽然陈恭澍“归队”,但在秋后算账时,军统头目戴笠依然没有放过他。陈恭澍回忆说:“1946年初,我任上海区第三站站长时,戴先生突然下令扣押我,事先五六小时我已得知消息,犹豫再三,仍选择俯首听命。如果当时我选择逃跑,也有足够时间,但假如早知道上级已下达制裁令,结果可能不一样。”

这段记载充分证明了陈恭澍的不忠,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叛徒。戴笠虽然下达了杀令,但最终没有亲手处死他,或许是心软了。仔细阅读陈恭澍的自述,不难发现他的叛变完全是自作主张。戴笠曾下令诛杀他,抗战胜利后军统对叛变特务进行扣押审查时,陈恭澍事先获悉风声,甚至曾想逃跑,对自己“归队”决定感到后悔。

陈恭澍几乎为所有军统叛徒洗白,唯独万里浪除外。原因是万里浪叛逃后恶行累累,还参与了对陈恭澍的抓捕和审讯,私愤公愤交织,陈恭澍自然不会替他说好话。

戴笠曾于1943年秋,针对陈恭澍下过格杀令。据军统特务回忆录记载:“戴先生令制裁陈恭澍等人,齐庆斌与余祥琴商议后,由齐向戴先生表明虽身在伪方,仍坚守报国意志,若戴先生要齐亲自制裁陈恭澍,愿粉身碎骨完成使命。”(摘自余祥琴《四年地下工作追记》)

抗战前期,陈恭澍作为军统第一杀手确实立下不少战功,这一点戴笠非常清楚。因此,在陈恭澍表达“归队”意愿后,戴笠取消了对他的悬赏必杀令。然而李开峰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是主动叛逃投靠汪伪七十六号,给军统造成极大损失。李开峰是军统的顶尖电讯专家,所有通讯手段和密码对他而言一清二楚,几乎所有军统电讯特务都是他一手培养,只要李开峰活着,军统总部与潜伏者之间的秘密几乎不复存在。

无论陈恭澍如何替李开峰辩解,谁都难以信服。于是,电视剧《潜伏》中那幕代号“蟹”的余则成潜入汪伪七十六号特工总部,毫不犹豫在李开峰下车瞬间开枪击毙他的场景,就成了历史的真实写照。

当时李开峰被击毙时,戴笠尚未取消对陈恭澍的必杀令。陈恭澍如何躲过一劫?原来有人秘密通知了他:“齐庆斌告知陈恭澍夫妇,提醒他们近期务必谨慎。当时陈恭澍患有伤寒,听闻消息后惶恐不安,便避居四楼卧室,借病谢绝来客。”

翻阅军统和汪伪七十六号特务的档案与回忆录,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所谓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其实是军统和中统特务混合组成。抗战期间,他们确实击杀了不少日本鬼子和汉奸,但大量叛变投敌的事实同样存在。抗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叛徒被戴笠“宽恕”——这点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复杂的人性阴暗。汪伪的腐败,国民党的一些势力也学了个精髓。

戴笠抓捕陈恭澍后不久,便在一次坠机事故中去世。有人怀疑此事是军统内部高层与叛徒合谋的阴谋。戴笠死后,军统改组为保密局,许多叛徒也逃过了最终清算。陈恭澍于1947年7月被释放后重返旧职,先后担任“励志训练班第一大队”大队长(上校军衔)、“绥靖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以及“情报局”第二处处长。如果戴笠知道陈恭澍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同样被授予少将军衔,不知道会不会气得从坟墓里跳起来。

陈恭澍到底是英雄还是叛徒,众说纷纭。这里我们先不作评价,但半壶老酒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戴笠还活着,他会如何处置像陈恭澍、王天木这类军统叛徒?

---

需要我帮你再调整语气或者风格吗?

相关内容

四川旅游3-4天攻略九寨沟...
【四川旅游3天怎么玩?超详细攻略带你嗨翻天府,避坑省钱两不误!】 ...
2025-09-18 00:42:58
探索冰岛维克黑沙滩玄武岩柱...
在北大西洋的孤岛上,冰岛以其奇特的火山地貌、冰川河流和荒原风光闻名...
2025-09-18 00:41:37
游客反映青海一酒店矿泉水瓶...
9月17日,来自北京的白女士向封面新闻反映,10日在青海旅游时,入...
2025-09-18 00:40:12
原创 ...
泰国旅游业正在经历显著复苏,旅游和体育部宣布,今年外国游客人数已超...
2025-09-18 00:38:29
原创 ...
当然可以,我会帮你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和表达,让文章更...
2025-09-18 00:33:06
原创 ...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晁盖和王伦并未列席,尽管他们在《大宋宣和遗事》和...
2025-09-18 00:32:42
原创 ...
引言:古战场上的地理决定命运 自古以来,战争的焦点常常聚集在奇谋猛...
2025-09-18 00:32:22
原创 ...
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位高达一品,曾先后担任湖...
2025-09-18 00:32:07
原创 ...
许多人或许都看过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不论剧情如何发展,总能听到从日本...
2025-09-18 00:31:57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讲述了魏徵、徐茂公等四十六位英雄豪杰,在贾家楼的聚会中歃血为...
原创 司... 在三国时期,战火纷飞,各方势力割据一方,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历史的走向却出乎了...
原创 裕... 在上世纪30年代,世界逐渐陷入了二战的阴影之中。纳粹德国通过闪击波兰作为开端,开启了对欧洲的侵略征程...
原创 郭... 1925年11月发生的奉军将领郭松龄倒戈事件,堪称北洋军阀时代荒诞性的一次极致展示。整场背叛与倒戈交...
原创 南...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横跨东晋十六国至隋朝的变革。它从420年开始,直到589年结束...
原创 龙... 当然,下面是对你这段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每段字数和语义都尽量接近原文:...
原创 秦...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这段文章的每一段内容都保持原意,重新润色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
原创 回... 戈尔巴乔夫去世,享年91岁。想要全面了解他的传奇一生,首先需要掌握他的基本生平背景。1931年3月2...
原创 蒙... 元朝皇帝的陵墓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直到今天,没有一座元朝皇帝的墓地被确切发现。这背后的原因,主要与...
原创 李... 好的,我来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总字数变化不大。 --- 一九六五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