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无可争议。任何试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势力,最终都将遭到失败,必定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击与无情惩戒。
如今,中国人民致力于和平统一台湾,但眼下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新兴的超级大国崛起,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施加其影响力,频繁干涉他国内政,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始终不肯放手。
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败退到台湾,为了求得自保,他们在1954年12月与美国政府在华盛顿签署了军事条约。这一举动实质上是出卖了国家主权,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与严厉谴责,使中美两国的关系降至冰点,战后局势也因此更加复杂。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开始展开接触。尤其是在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两国长期僵持的关系迎来破冰之机。虽然两国签署了联合公报,但美国仍然坚持在台湾问题上保持其利益,继续通过各种手段干预台湾事务,持续对中国进行牵制。
在尼克松访华6年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派遣国务卿万斯访问中国,并与邓小平同志会面。然而,万斯提出的要求再次触及台湾问题,并试图在此上占便宜。他要求中国大陆不对台湾动用武力,允许美国在台湾设立联络处,甚至要求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对此,邓小平同志坚决反驳,明确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任何外来干涉都是不能接受的。
邓小平同志始终秉持着“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即中美建交必须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对台湾的立场。万斯的访华,未能为两国关系带来实质性进展,因为美国政府根本未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小平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指出万斯访华的“成果”仅仅是“万斯来了”,而他带来的建交方案却是一个“后退的方案”。
1978年1月,小平同志再次会见美国代表团,强调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手准备。他指出,右手要争取和平,这一力量应尽可能强大;但如果和平无法实现,左手即为军事手段,确保中国的统一。小平同志言辞恳切,明确向美国表明中国不会接受万斯访华时提出的任何无理要求。
12月,随着美苏冷战局势的加剧,美国急需拉拢中国,而美国驻华联络处终于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态“只有一个中国”。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关系再度走向了新的阶段,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邓小平同志为中美建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亲自主持谈判,可以说,这一成果是经过艰苦努力和长期奋斗才达成的。
然而,美国在刚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却立即采取了与台湾的接触,并通过向台湾出售武器等行为,公开违反了中美建交时的承诺。更令人愤怒的是,美国还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厚颜无耻地将中国的基本立场踩在脚下。
面对美国的违约行为,邓小平同志毫不妥协,严词警告美国:如果继续顽固不化,中美关系将会重返六十年代那种僵持的局面。自抗美援朝以来的六十年代,中美关系一度处于冰点,小平同志此番话语意在提醒美国政府,不要再次做出破坏两国关系的举动。
1983年3月,美国众议院议长奥尼尔率领代表团访华,邓小平同志再次与他们会晤,谈到台湾问题时,他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干涉都不可接受。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指出:如果台湾问题不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那么中国必将通过武力手段完成统一。在讲话中,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警告:美国要么选择不干涉,要么必须参战。这一番话虽然语气平和,但透露出的决心和力度却无比坚决,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台湾主权的立场。
邓小平同志的言辞铿锵有力,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绝不会容忍台湾问题被任何势力干涉。台湾问题虽然复杂,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已经在香港成功应用,并相信在中国实力逐步增强的背景下,台湾终究会回归祖国的怀抱,不论是通过和平还是武力方式,这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人如果不解决台湾问题,死不瞑目。”这句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台湾回归的那一天,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