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收到曹操的情报,有三个理由不撤兵,诸葛亮在襄樊也会这么做
创始人
2025-09-17 07:31:58
0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丰富:

---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在襄樊之战进入胶着的相持阶段时,关羽忽然收到了来自曹操辗转传来的重要情报:孙权已经派遣了吕蒙和陆逊率军暗袭你的南郡和公安,而他本人更是亲自赶赴前线,紧贴前线指挥战事。兄弟,你现在身处极大危险之中!

为了让关羽确信消息的真实性,曹操还贴心地附上了一封孙权亲笔写给自己的信件,里面详细透露了孙权的全部作战计划和意图。

关羽拿到这份通过曹仁递送来的情报后,首先对曹操的好意表示感谢,但很快又对樊城周围的包围态势产生了怀疑:“这封‘曹公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的信,究竟是怎么被送到曹仁手里的?会不会是曹仁自己伪造,故意用来扰乱我们军心的假情报?”

在刘备集团中,关羽不仅仅是位武将,更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人物,春秋左传他能倒背如流,对其中的经典战例也非常熟悉。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也颇为深入,尤其明白“用间”(情报与间谍活动)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他“犹豫不能去撤退”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此时洪水正将樊城城墙一点点淹没,而他手中兵力约是曹仁的十倍之多,只要稍加努力,便能攻破樊城将曹仁擒获。此刻撤兵,无异于功亏一篑。

古语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仅凭曹仁用弩射来的箭书就仓促撤退,无疑会对荆州军的士气造成沉重打击。

无论怎么考虑,曹操送来的情报可信度都不高。要想在重重包围下将信件送入水深数丈的樊城,几乎需要神行太保背着浪里白条的本事,而信件经过多次转手传递,时效性也大大降低。

所以,曹操的情报不应完全信赖,这成为关羽犹豫不撤兵的第一个重要理由。

关羽拒绝撤兵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他早在出征之前就做了针对东吴偷袭的严密防范准备。除了糜芳、士仁之外,还有治中从事、留典州事的潘濬。历史记载中,这位潘濬并非如小说里所写的“多疑好利”,他实际上是个既有勇有谋、作风果断凶狠的将领(详见《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他与糜芳、士仁三人联手,即便不能完全击退东吴奇兵,坚守三五个月也绝对没有问题。

糜芳身份尊崇,是“国舅”,同时也是刘备起家的重要资助者。他的兄长糜竺在成都的地位甚至比诸葛亮还高;士仁则是刘备的老乡,来自幽州,两家相距不过百里,从刘备起家之初就忠心跟随;潘濬则一向被刘备重用,他还有一个表兄蒋琬也随刘备进驻成都,算是半个“人质”。

刘备特意安排这三人看守后方,理应尽职尽责。即便孙权率全军出动,他们也有能力坚守一段时间,并且必定会制造很大声势,保持与南郡之间的粮道畅通。虽然糜芳在粮草供应上偶有懈怠,但一旦遭到攻击,必然会及时发出飞书求援。

关羽没有收到糜芳或潘濬发来的任何警报,若仅凭一封真假难辨的曹仁箭书就仓促撤围,这样的决定即便是诸葛亮也不会做,更不用说刚刚大获全胜的关羽了。

基于这两个充足的理由,关羽理所当然要争取先攻下樊城再说。只要拿下樊城,便意味着拥有了一个坚固的新根据地,不仅打开了进攻中原的大门,还能以逸待劳迎战徐晃、张辽等长途奔袭而来的曹军。

除了不愿意放弃“煮熟的鸭子”这一既定胜利果实,对糜芳、士仁、潘濬三人的信任之外,关羽还有更重要的理由不撤兵:曹军三万精锐刚刚被他俘虏,短时间内曹操很难重新集结力量驰援襄樊。徐晃率领的新兵,更不足为虑。

关羽对曹军兵力十分了解,因为送往江陵的俘虏就有整整三万人。在汉末三国那个兵力不易聚集的时代,三万兵马绝非小数。罾口川一战中,曹操的元气几乎被击垮,堪称“伤筋动骨”。

我们细细研读三国史料便知,刘备后来亲自带兵征伐东吴时,兵力不过四万人;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自称只有一万兵马。可见三万军队的规模和战力。

这次被俘三万曹军,严重打击了曹军士气。徐晃带领的这批新兵,曹操也不抱太大希望,因此严令他不要轻易招惹关羽,只需威胁使其离开樊城即可:“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以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如果关羽听信情报选择撤兵,那才是真正中了曹操借刀杀人的计策,极可能陷入曹孙两军夹击的险境。

事实上,关羽兵败樊城的最主要原因,还要归咎于天时不助。只要洪水再涨一点,就会漫过樊城城墙,将曹仁变成另一个被围困的于禁;若洪水未迅速退去,夯土城墙便会被泡塌。

汉水暴涨来得急退得快,正是这个自然因素让曹仁能够趁机与徐晃合兵夹击,最终打破关羽的包围:“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古代战争胜负,从不靠大将单挑决定,统帅的责任在于合理排兵布阵。但面对同时从腹背受敌的局面,纵使千军万马,也难有完美应对之策。

关羽攻打襄樊,属于远征他乡,后勤补给完全依赖南郡调运。徐晃切断粮道,曹仁从樊城突围,襄阳的吕常也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关羽即使不愿,也不得不选择撤退。

关羽水淹七军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八月,而他最终兵败于临沮,是在年底十二月,这四个月内,刘备和诸葛亮在成都未曾给予关羽任何实质性支援,甚至连东吴军队的调动消息都未通报——彼时三国鼎立,侦察和斥候活动频繁,任何一方大规模军事调动难逃对方耳目。

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会惊讶:以宽厚仁德闻名的刘备集团,为何叛徒频出?关羽素来善待部下,为何在遭遇挫败时,士兵却纷纷溃散?

关羽最终兵败身亡,根本原因在于接连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谁会想到“国舅”糜芳竟未发一箭便放弃了南郡?谁又能料到士仁,在刘备东奔西走时一直忠诚,却在刘备三分天下之时叛变?更难以置信的是,受刘备委以荆州民政全权的潘濬,也未做任何抵抗?

吕蒙乔装成商贾,白衣渡江,显然未携带重型攻城器械。若没有糜芳和士仁的协助,要想让士兵手持利刃爬墙攻下南郡和公安(公安为刘备荆州牧治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史料中关于士仁记载不多,但可确定他姓“士”而非“傅”,这是因为东汉及其后很长时间内,人名多为单字,简称时多用名不称姓,例如称关羽、张飞、诸葛亮时,都是用“羽”、“飞”、“亮”称呼。称糜芳、士仁时,也仅用名。

士仁能被刘备重用,说明其能力不俗;糜芳亦非庸人,他与兄长糜竺一同放弃了曹操封赏的高官,忠心耿耿追随刘备:“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皆去官,随先主周旋。”

综上所述,关羽坚信后方稳固、不撤兵,完全是基于综合形势的正确判断。换作诸葛亮,也不会因曹操一份真假难辨的情报,而轻易放弃樊城和襄阳这两个战略要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真正做到这点实属难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心善变。假如你是统帅荆州军的关羽,在接到曹操送来通报孙权吕蒙袭取南郡的情报后,又将如何抉择?

---

这样改写后,文章整体长度和结构变化不大,但细节更丰富,逻辑也更清晰。你觉得怎么样?需要我帮忙调整风格或增加更多细节吗?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贡院,这个古代科举的考场,最早起源于唐玄宗的开元年间。到了两宋时期,随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越来越多,...
原创 胡... 从胡宗南副将到卧底:戴中溶的传奇人生 1947年,胡宗南的副将戴中溶竟然被指控与共产党的关系过深,...
原创 刘... 当刘备陷入绝境时,他的救星刘表及时出现,亲自出城迎接了刘备,让这位无家可归的汉室宗亲终于有了一个安身...
尚织汉服学塾:春秋战国的衣着,...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穿的主要是咱们汉族传统的服饰——汉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叫做“深衣”,另外还有种风...
原创 王... 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壮举中,王翦功不可没。内史腾率军先灭掉最小且最弱的韩国,王贲则接连击败了魏国和...
原创 吴... 在中国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春秋与战国这两个时代无疑为中华文明的塑造和发展奠定了基石。春秋时期,不...
原创 程...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段文字,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程潜(1882年-196...
原创 从... 1915-1925年的四川乐山,正被军阀混战的阴霾死死笼罩。这组老照片,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捅开了被历...
原创 胶... 1945年,山东分局派出了代表团参加中共七大,其中胶东组由11人组成,吕志恒担任组长。胶东区的代表有...
原创 苏...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你的要求重新改写的文章,保持了原有的意思,并在内容上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