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秦始皇,许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残暴”这一形象。然而,任何人都拥有两面性,秦始皇也不例外。除了历史上广为人知的暴戾专制,他的另一面——善于容人、懂得用人的一面,却常常被忽视。秦始皇能够成功统一六国,除了继承了前朝积累的力量外,他高瞻远瞩、巧妙地选拔人才,推动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他在选拔和使用人才上的智慧与宽容之心。
秦始皇的治国之道,值得称道的,不仅仅是他暴力与专制的决策,而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依旧能知人善用、识才重才,甚至能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改过自新。这种与他凶狠形象相对的“善行”,让他的历史地位显得更加复杂和立体。
1. 残暴却讲道理
太后赵姬与权臣嫪毐暗中密谋,意图在嬴政去世后,扶持嫪毐所生的儿子继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嫪毐甚至试图发动武力政变,企图篡夺王位。当嬴政得知这一幕后,震怒异常,立即下令处决所有与此事相关的官员,并对嫪毐进行严厉的制裁。赵姬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异父弟弟也被严酷对待,整个事件让数万人遭受牵连,成为惩罚的对象。
此举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许多大臣认为,嬴政过于残暴,甚至不孝。然而,其中一位名叫茅焦的大臣却冷静分析,认为嬴政此举虽然有其道理,但不顾及人心的失落将可能引发民众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国家不稳。茅焦向嬴政提出了严肃的建议,指出迁母至咸阳宫不仅让他失去了道德立场,还可能导致秦国政权遭遇威胁。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嬴政听取了茅焦的劝诫。秦始皇不仅没有进一步怒斥茅焦,反而立即改正,亲自为其赦免罪行,并表示愿意倾听茅焦的进一步建议。嬴政还加封茅焦为上卿,以表彰他的直言不讳。这一举措,显示了嬴政在深思熟虑之后能够采纳真知灼见,并能够调整自己的一些决策,避免因一时的愤怒造成更大的国家动荡。
2. 为大利而舍小节
公元前237年,韩国派遣水利专家郑国赴秦修建水利,意图削弱秦国的实力,消耗其资源。然而,郑国的建议和建设对秦国来说却具有巨大的长远益处,他的水利工程将能灌溉数百万亩土地,为秦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农业支持。
虽然郑国曾是韩国派来的间谍,秦王嬴政得知此事后,本应愤怒处置,但他却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郑国的建议不只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能够巩固秦国经济和稳定的重大建设。因此,嬴政不仅没有责罚郑国,反而继续支持其修建工程,最终这条水利渠成为了秦国长治久安的基石。
郑国渠,长达100多公里,蜿蜒穿越关中大地,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水患问题,更为秦国的农业和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嬴政明智地放下小节,顾全大局,舍弃短期利益,成就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这一点上,秦始皇的宽容和大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3. 错了就收回成命
在秦始皇推行逐客令时,许多外籍人才和客卿被驱逐出境。李斯作为楚国人,也在逐客名单之内。面对这一局面,李斯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通过精心写就《谏逐客令书》劝谏秦始皇,指出逐客之举不仅严重错失了人才的利用机会,更可能会对秦国统一大业产生不利影响。
《谏逐客令书》不仅言辞铿锵有力,阐述了秦国各方力量的整合与人才的重要性,还巧妙地引导嬴政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虽然李斯的行为在当时可能被视为有违君权,但嬴政在仔细读完《谏逐客令书》后,改变了之前的决定,收回了逐客令,并重新任命李斯为秦国的重要官员,给予其更多的职权和责任。
这一举动展现了嬴政作为君王的智慧和宽容,他能够识人、容人,即使曾做出错误的决策,只要能从中吸取教训,也能够及时调整。李斯的回归,为秦国的法律和行政体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嬴政的决策增加了更多智慧的力量。
4. 被人耻而用其人
尉缭,魏国大梁人,在吕不韦罢相后,带着个人的战略眼光来到秦国。尽管尉缭曾提出贿赂各国权臣,扰乱敌国的方案,嬴政却并未因其过往行为而排斥他。相反,嬴政看到尉缭提出的战略建议十分独特且具备实操性,决定重用他。
尉缭不仅能够迅速洞察战局,制定出巧妙的策略,还能对人心进行精准的分析。他很快看出了秦始皇的性格,认为嬴政具有极强的志向和野心,但同时缺乏足够的仁德。尉缭的大胆直言虽然触动了嬴政的内心,但也为他带来了警觉。最终,尉缭离开了秦国,但嬴政发现了他的才华后,毫不犹豫地将他召回,并且给予他重用。
尉缭的战略思想和谋略最终帮助秦国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尤其是在赵国的灭亡过程中,尉缭的建议和秦国的策略成为了关键因素。嬴政对尉缭的宽容与重用,证明了他能够放下个人偏见,识别出人才并加以重用,这无疑是他成功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5. 屈尊登门道歉
在秦始皇准备征服楚国时,年轻将领李信因轻敌导致兵败,秦军受到重创。嬴政意识到自己未听从老将王翦的建议,错误地派遣李信去执行任务,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面对楚军的反攻,嬴政痛感自己未能明智决策,深感自责。
嬴政主动前往王翦的家乡,亲自请求他重新出山,表示自己未能听取老将的建议,导致了战局的失利。这一举动显示了秦始皇在自我反省时的勇气和宽容,愿意在犯错后立刻改正,弥补失误。他对王翦的尊重与请求,成功挽回了将军的心,也使得秦军在后续战役中重新取得了胜利。
王翦最终带领秦军以六十万大军对楚发动了最后一战,并成功消灭了楚国,推动了秦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嬴政的行为再次展示了他不仅仅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更是一个能够在错误中成长,并且能赢得部下信任与忠诚的伟大帝王。
---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看到了秦始皇除了暴虐的一面外,也有深刻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用人之道。他在关键时刻能够调整自己的决策,宽容并且善于容纳不同的意见,这些都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