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史将为大家带来一段华人厨师界的传奇故事——程明才的成功之路。程明才不仅凭借一款名为“陈皮鸡”的菜品,征服了全球食客,一年销量高达1.15亿磅(约合52163吨),他的餐饮帝国也通过与儿子共同创办的熊猫快餐,达到了百亿美元的市值。虽然这道菜在一些华人眼中口味独特,甚至并不被看好,但却成为了美国白人最喜爱的中餐之一。程明才,这位曾是台北圆山饭店的顶级大厨,如何从一名传统的淮扬川菜和川菜大师,蜕变为全球餐饮界的传奇人物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
1948年,程正昌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他还没来得及完全记住家乡的模样时,家庭的变故让他们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程正昌一家先是迁往台湾,之后又辗转到了横滨。这些频繁的搬迁成为了程正昌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也让他早早领略了人生中的不确定性。
程正昌的父亲,程明才,是一位烹饪技艺非凡的厨师。在日本艰难的生活中,程明才凭借一把刀、一口锅艰苦度日。尽管家庭条件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为家人提供温饱。厨房里扑鼻的油烟和父亲那忙碌的身影,深深印刻在程正昌的记忆里。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音,几乎成了程正昌生活的背景乐,时常在他回忆的梦境中回响。
尽管程明才的厨艺炉火纯青,他始终保持低调,并不以此为傲。他不希望儿子也走上自己这条路,更渴望程正昌能走得更远。程正昌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常常听父亲说厨师只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真正的尊严和价值应来自更高层次的事业与追求。
然而,程正昌却与父亲的想法大相径庭。虽然身为厨师世家,程正昌对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数学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热忱。在那个年代,留学是无数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程正昌深知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为未来开辟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1966年,18岁的程正昌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前往美国贝克大学攻读数学专业的奖学金。
然而,程正昌在贝克大学的求学之路充满了挑战。面对愈加复杂的数学问题,以及异国他乡陌生的环境,他时常感到迷茫和压力。每当情绪低落时,程正昌会选择前往当地的中餐馆兼职,帮助自己支付生活费。尽管身处异国,他时常能感受到与周围人的一种难以言表的联系。
餐馆里人来人往、忙碌不堪的景象,给程正昌提供了另一种生活视角。那些辛勤工作的服务员、厨房中弥漫的油烟味,每一位满怀期待的顾客,都让程正昌深刻体会到生活的另一番滋味。
1973年,程正昌顺利完成了数学硕士学位的学习。那时,冷战的紧张局势促使美国急需大量优秀的数学和科学人才,为军事和科技发展提供支撑。程正昌因此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人才”,然而他对未来的方向却仍然感到不安。
尽管程正昌在学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美国想要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并扎根立足,他逐渐意识到,单凭学术背景并不足以保障未来的职业生涯。恰在此时,他的父亲程明才为了帮助儿子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决定带着全家来到美国,开启新的餐饮事业。
程明才尽管没有高等教育背景,但他凭借一手精湛的烹饪技艺在台湾已经小有名气,决定在美国重启自己的餐饮事业。然而,洛杉矶的商业环境对新来的移民家庭来说无比严苛,高昂的租金让程正昌父子难以找到合适的场地。在困境面前,程正昌决定为父亲的餐厅筹集资金,他与女友将所有积蓄拿出来,还向银行申请了贷款,终于在洛杉矶开设了一家名为“聚丰园”的中餐馆。
看着父亲重新开始事业,程正昌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陷入了是否继续追求数学事业,还是转行接手父亲餐饮事业的抉择。父亲似乎看透了他的困惑,温和地对他说:“孩子,咱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你就放下压力,静下心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吧。”这些话如同一盏明灯,为程正昌指引了方向。
于是,程正昌暂时放下学术,开始在餐馆里帮助父亲。他最初只是想简单地维持餐厅运营,直到自己做出决定。然而,渐渐地,程正昌发现自己对餐饮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从餐饮行业中抽身。
“爸,我也想开餐馆!”这句话表达了程正昌内心深处的决心,他知道,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虽然这个决定充满不确定性,程正昌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在两种选择中徘徊。
有了父亲的支持、自己的积蓄和朋友们的帮助,程正昌终于在加州帕萨迪纳市开设了“聚丰园”。他亲自掌勺,推出了自己擅长的川扬菜,然而生意却并未如他所愿。餐厅开业后的几个月,生意惨淡,回头客几乎为零,生计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餐馆面临着重重困难,尤其是油烟问题,导致消防局频繁上门,附近商户担忧火灾隐患而投诉,造成了餐厅经营的压力。面对困境,程正昌开始思考如何提升餐厅的运营效率,借鉴了美式快餐的制作流程和标准化食材。他渐渐意识到,美国消费者对油炸食品,特别是炸鸡类产品的热爱远超他之前的预期。
于是,程正昌开始尝试将中式炒菜的经典味道与炸鸡的制作方法相结合,最终创造出一道全新的菜肴——“陈皮鸡”。这道菜一经推出,便迅速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喜爱,曾经冷清的餐厅生意开始逆转,顾客纷纷前来,聚丰园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陈皮鸡为餐厅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程明才和程正昌的餐厅从困顿到辉煌,靠的正是这道独特的菜肴。
虽然程明才未能亲眼见证熊猫餐厅的辉煌,但他所研发的“陈皮鸡”如今已经成为北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式快餐之一。1981年,程明才因病去世,未能享受儿子事业的巨大成功,但他的努力却成就了程正昌。
有观点认为,程正昌至今未敢在中国开设“熊猫餐厅”,可能源于他对“美式中餐”的缺乏信心。毕竟,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口味千差万别,程正昌也许担心自己的“美式中餐”无法适应中国市场。
然而,程正昌认为,虽然中国市场对餐饮的需求巨大,但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选择极为多样,想要在这个市场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程正昌毫不犹豫地捐款100万美元,并通过熊猫餐厅的各大门店发起募捐,帮助灾区人民。程正昌还一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资建设乡村学校,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熊猫餐厅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程正昌的妻子蒋佩琪的智慧和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蒋佩琪拥有密苏里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