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三国前期猛将如云,到了后期就没人能打了,连单挑都少见。但你要真细琢磨,后三国可不是没狠人,只是被前期的光芒盖住了而已。今天就来盘一盘后期武力值最强的六大猛将,看看他们到底有多猛!
邓忠是邓艾的儿子,出场时二十多岁,长得那叫一个帅:面如傅粉,唇似抹朱,标准的小鲜肉。但人家可不是靠脸吃饭,实打实的靠武力说话。
他最经典的一战就是跟姜维对打。两人打了三四十回合没分胜负,邓忠枪法一点没乱。姜维一看硬刚不行,就玩起了套路:假装败走想放冷箭,结果被邓忠躲过;邓忠追上来刺姜维,又被姜维夹住了枪,最后只能弃枪跑路。
虽说邓忠输了,但能跟姜维正面硬刚三四十回合,在后三国已经相当厉害了。可惜他经验不足,被姜维的老辣操作给坑了,排第六没毛病。
邓艾字士载,大家都知道他是智将,谋略贼强,但其实他的武功也不弱。他一共单挑过三次,两次跟姜维,一次跟文鸯。
最牛的是跟文鸯那一战:两人打了五十回合没分胜负。要知道文鸯可是后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邓艾能跟他打成这样,实力可想而知。
他跟姜维也打过两次,一次十几回合,一次几十回合,都是平手。不过邓艾的武力表现太少,不像姜维那么抢眼,所以排在姜维后面。
姜维可以说是后三国的主角了,武艺展示特别多,但为啥排第四呢?因为前面有三个狠人能稳压他一头。
他首次出场就跟赵云来了个新旧时代的碰撞,虽然只打了几个回合,却让赵云都忍不住夸他。后来他的武艺越来越强,最擅长玩巧劲和骚操作,总能在逆境中反败为胜。
比如空手接箭反杀郭淮,马失前蹄后还能跳起来刺死杨欣的马,这操作看得人直冒冷汗。他的枪法里还带着智谋,连赵云都觉得与众不同。最牛的是他一生单挑无一败绩,这在后三国可不多见。
徐质是铁笼山之战时司马昭的开路先锋,使一把开山斧,有人说他是徐晃的儿子,但其实不是,估计罗贯中是想在后三国塑造一个 "小徐晃"。
他一出场就速败廖化和张翼,连姜维都觉得他太猛,得用计才能搞定。虽然最后被姜维用计杀死,但从姜维的态度就能看出,徐质的武艺应该在姜维之上,可惜他有勇无谋,排第三。
诸葛尚是诸葛亮的孙子,出场时才 19 岁,却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单枪匹马打败了邓忠和师纂两人。
邓忠可是能跟姜维硬刚三四十回合的人,结果被诸葛尚轻松击败,还是一对二。就凭这一战,诸葛尚就能排进后三国前二。可惜他死得太惨,看到诸葛瞻战死,心灰意冷之下冲进乱军战死,不然以后肯定更厉害。
要说后三国第一猛将,非文鸯莫属。他的单骑退兵能和赵云的单骑救主媲美,其实历史上七进七出的是文鸯,他才是赵云的原型。
他一个人在万军中冲杀,最后毫发无损,这战斗力简直恐怖。他用长枪还会使铁鞭,跟赵云一手拿枪一手拿剑有点像,而且他是全书最后一个被描述为 "万夫不当之勇" 的人,处处跟赵云挂钩,明显就是作者心中的 "小赵云"。
他跟邓艾打了五十回合平手,但要知道他是从黄昏杀到天明,体力损耗巨大,而邓艾是满血状态。要是两人都满血,文鸯估计能秒杀邓艾,后三国第一实至名归。
文鸯 ≥ 诸葛尚 > 徐质 ≥ 姜维 = 邓艾 ≥ 邓忠
后三国可不是没人能打,这六个人要是放在前期,照样能打出一片天。只能说前期的大佬们太耀眼,把后期这些猛将的光芒都盖住了。你觉得这个排名合理吗?有没有你心中的猛将没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