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在中国古代有多另类?
创始人
2025-09-13 17:03:11
0

全文共2644字 | 阅读需6分钟

与西方偏重于技术碾压的战争文化不同,中国的战争模式偏重于谋略,或者说策略。这与中国相对较大的疆域面积有关。现代中国的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古代中国囊括的范围就更大了。

这给了古代中国军事家充足的舞台来展现军事才华,尤其是谋略上的惊人才智。无论是早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东西相争模式,还是后来长江为主线的南北较量模式,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所以在中国没有要塞是真正无法突破的。

在中国的战争文化中,强大的财力、充足的兵员、有效的训练和极高的机动性才是战争制胜的关键法门所在。技术优势很难真正发挥作用,这在蒙古灭金、灭西夏的战争中以及后来满清入主中原的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

蒙古重骑兵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强调技术制胜的军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在笔者的认知中,古代中国只有两支军队属于典型的技术性军队。一支是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重新组建的季汉军队,也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蜀汉军队。另一支则是两宋政权。

蜀汉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根源在于自身的实力有限。正如诸葛丞相的《出师表》写的那样:“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在经历了失去荆州和猇亭之战惨败后,季汉所拥有的人力、物力都十分有限,只能采取精兵政策。让曹魏十分头疼的无当飞军,就是这种政策的产物。而缺乏可靠的战马补充渠道,使得诸葛亮十分重视技术兵器的发展,从而催生了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直到现在依然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兵器种类。

诸葛亮

与蜀汉的无奈相比,赵宋选择这种道路则是内外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

先说外部,宋朝虽然是中原正统王朝,但实力相对有限。北宋疆域最大的时候仍然比秦朝小不少,在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时候劣势明显。

秦汉两代开创的两大主要军马产地:代地(今山西北部)和河西走廊,先后被辽和西夏控制。尽管通过茶马互市从西南和今青海一带交换一些马匹,但数量有限。这使得北宋严重缺乏战马这一关键的战争资源,再加上失去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不得不用步兵应对骑兵的冲击。南宋的局面则更为恶劣,失去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和原有的大部分战马来源。

汉骑兵

更严重的是,两宋面对的契丹、党项、女真不是匈奴、突厥那样的部落联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封建化的国家。汉唐那种组织度的优势,两宋完全不具备。

外部不利的情况下,两宋内部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它的不利处境。作为唐末沙陀人主导的河东军事集团建立的第五个朝代,北宋的建立实际上是中唐以来藩镇夺权的升级版。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两宋大力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自春秋以来中原地区尚武的风俗被抑制,通过军功获得上升渠道的社会发展模式也遭受严重打击。

北宋建立之初,各种限制武将、削弱将领统兵之权的措施层出不穷。叱咤风云的节度使逐渐成为摆设。除了权力的限制,更让武将无法接受的是身份上的歧视,文官已经彻底压制武将。行伍出身的将领无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杰出,都身负原罪,甚至不得不通过自污来保全自身。北宋名将狄青的遭遇就是最好的写照,即便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依然无法摆脱被打压的命运,最终郁郁而终。

宋军人

如果只是武将被打压,两宋的军事实力也许还能抢救一下。但是错误的兵役制度让一切变得万劫不复。到北宋中期,宋廷在背负巨额军费负担的同时,军队战斗力却十分薄弱。面对周边政权时期,两宋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处于劣势。

内外双重的限制下,北宋只能换赛道才有可能与北方政权对抗。首先是发展军事科技。为了应对周遭政权的压力,宋代在装备上的投入可谓十分惊人。为了保障装备的供应,两宋在首都和各军州都设立造作院这一机构,负责甲胄和兵器的打造。中央则保留了唐代就设立的军器监。

为了确保“以步制骑”战术的进行,宋军的披甲率达到70%以上,并制作出了著名的步人甲。其总量与防护力连作为对手的辽金两国都赞叹不已。虽然骑兵极其有限,但马甲的制作也没有被放下。北宋有不逊于辽、西夏的重甲骑兵静塞军。这在《大驾卤簿图书》中可以略窥一二。

宋骑兵

有了防守的盾,攻击的矛也必须跟上才行。宋代枪矛类兵器种类之多、功能之复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存在。除了枪矛类兵器,为了应对塞北三朝强大的重甲骑兵,宋朝的刀的种类也十分可观,鞭锏锤等钝击兵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强化攻击力,两宋还特别重视远程打击兵器的训练与发展,很多军人仅凭射箭的技艺高超就可以获得提拔的机会。弩这种中原政权独有的神兵利器,在两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出现了三弓床弩这样的神器。1004年,宋辽澶渊之战中,正是宋军的床弩终结了辽军主将萧挞览的军事生涯,为之后的澶渊之盟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南宋则进一步发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打开了热兵器时代的大门。军事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技术专著——《武经总要。》

床弩

军事科技之后,宋军在军队的组织上也是狠下功夫。前面提到过,宋军发展出一套以步制骑的作战系统。南宋时期,不论是川陕战场的吴玠、吴璘,中线的岳飞还是东线的韩世忠都根据所处战场的实际情况发展出相应的作战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精锐宋军装备精良、训练充足的优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这个完全可以以一部专著来容纳。

宋军另类的第三点是民间结社的存在。宋代在推崇重文抑武的同时,民间尚武的风尚依然存在。官方甚至对此持默许态度,甚至允许民间保留相当多的武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落草之前随身携带的朴刀在现在看来是绝对的管制武器,但在宋代的确是合法的。同理,神臂弓这样的军用神器不会允许民间使用,但弓箭却不在此列。

岳飞

民间拥有一定数量的武器使得武装性质的地方结社成为可能。按照功能和地区的差异,这些结社可分为防卫乡里的地方自保之社,和保境抗敌之社两类。

地方自保之社是为了应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北宋从开国之后就不断面对农民起义的冲击,从宋初四川地区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到后期席卷东南多个州府的方腊起义,每一次都会让地方上的中上等人家的生命与财产受到威胁。

除了这些,地方上不堪压迫的民众啸聚山林的也不在少数。这导致以地方自保为主要目的的乡社武装遍布全国。《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在落草之前就是当地乡社武装的头目。靖康之后,这种地方武装组织成为了宋廷重整军力重要基础。

女真武士

保境抗敌之社则为分布在北方地区,与辽、西夏、金交界的地方、包括弓箭社、买马社、忠义巡社等。他们成为宋朝边军的重要辅助力量,尤其是在面对西夏的方向。靖康之后,这种会社逐渐深入内地。

这些会社补充了宋朝军事的不足,可惜的是,他们并不能挽救两宋灭亡的命运。先进的军事技术,较高的训练、组织起来的民众,宋代另类的军事结构作用却十分有限。军事胜利的因素很多,值得好好去琢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清代南红玛瑙 年代背景 清代(1636-1912)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南红玛瑙开采和使用的鼎盛时期之...
原创 日... 日本军界对中国军事家的评价:刘伯承为何仅算“半个”? 尽管在抗日战争中日本被中国打败,但他们始终不...
原创 萧... 萧何是汉朝初期三位重要人物之一,深受历史学者和大众推崇,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萧何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如...
原创 秘... 《——·前言·——》 1980年,沈阳军区,杨得志突然造访,司令员李德生没有亲自参与汇报,而是将任...
原创 岳...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便捷地接收到我们后续发布的类似文章,...
原创 韩... 刘邦与韩信的关系,堪称一段非常有趣的君臣关系。刘邦是那位著名的“长腿”领袖,常常出没于项羽的战场,挑...
以“应普尽普”促文物“应保尽保...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危急关头的伟大转折;重庆涪陵乌江边的山洞,记录着西部三线建设的峥嵘...
哈佛大学东亚史学者:古蜀文明对... 今年6月10日是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文明对话国...
原创 刘... 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桶金的重要性不可小觑。那么,在历史上那些争夺天下的诸侯和军阀眼中,首块领地的...
原创 耄... 在中国漫长的科举考试历史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龄考生",他们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