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称中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半个是刘伯承,其他三个是谁?
创始人
2025-09-13 18:34:17
0

日本军界对中国军事家的评价:刘伯承为何仅算“半个”?

尽管在抗日战争中日本被中国打败,但他们始终不愿承认失败。在他们看来,自己是被美国打败的,并且始终自信认为有能力战胜中国。正因为如此,日本对中国的看法常常带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心,尤其是在军事上。

举个例子,日本曾经认为中国的军事人才只有三个半,而刘伯承元帅被他们视为“半个军事家”。这个评价似乎有些耐人寻味。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看待刘伯承,而中国的其他军事家又是谁呢?我们一探究竟。

日本入侵前的准备与野心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便逐步入侵中国。其实,日本的侵略野心并非一朝一夕所生,他们为此准备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准备中,许多细节至今仍让人感到震惊。

例如,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派遣大量人员潜入中国,名义上是游客或学生,实则为了进行地形勘测和收集情报。如此一来,当战争真正爆发时,日本的军事地图甚至比我们自己的还要精准。

此外,日本还特别注重拉拢中国的人才,尤其是那些赴日留学的学生。为了更好地操控这些潜在的中国力量,他们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留学生作为自己在中国的代理人。至于那些看似平凡、没有明显才干的留学生,如果愿意与日本保持接近的态度,他们同样乐于接纳。

留学生中的军事家

在这些赴日的中国学生中,有些人的军事才能让日本人深感震撼,甚至被他们视为中国的军事家。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位重要人物。

蒋百里:

蒋百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与许多知名人物有着深厚的关系。例如,他的女婿是钱学森,侄子是金庸,曾与蔡锷、钱均夫同学,师从梁启超等。而蒋百里本身也是一位风云人物。

蒋百里因学业出色而被送往日本留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表现出色,甚至在成绩上超越了许多日本学生,赢得了日本天皇的佩剑。这一成就震惊了当时的日本社会,许多日本学生对他心生不满。然而,蒋百里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这一荣誉,而这些日本学生则无法对此提出异议。

尽管日本人非常想争取蒋百里,他始终怀有强烈的报国之情,不愿屈从于日本的邀请。学成归国后,他大力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曾被袁世凯任命为保定军校校长,培养出许多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将领。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复杂,蒋百里未能实现自己完全的理想,他甚至因为改革未果而痛心自杀,后被救活,依然继续为国家奋斗。

蒋百里预见到日本侵略的威胁,设计了国军的对日作战战略。在日本人眼中,他无疑是中国的军事家,但他并未将日本视为值得尊敬的对手。他认为,若非武器优势,日军根本不足为虑。

杨杰:

杨杰,或许现在很多人对他不熟悉,但他也是当时中国非常杰出的军事人物。他同样是赴日留学的学生,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并且表现出色。在留学期间,杨杰早早加入了同盟会,积极为中国的未来奔走。

学成归国后,杨杰投身于中国的革命事业,曾在反袁战争中大显身手,帮助蒋介石击败北洋军阀,并在中原大战中继续为中国的胜利贡献力量。对于日本,他十分警惕,认为日本的侵略野心不容忽视。他甚至特别教育赴日留学的学生,要牢记国家未来的命运,警惕日本的扩张。

杨杰不仅军事才能突出,他对日本的了解也颇为深刻。1940年七七事变后,杨杰公开表示,日本因内部分裂、军阀和财阀争斗、军海争斗等问题,将难以长期维持统一。因此,他认为中国能够在抗日中取胜。

可惜,由于蒋介石的偏见,杨杰最终被冷落,虽然在国内仍然不忘为国家出谋划策,但不久后便遭遇了暗杀,令人惋惜。

白崇禧:

与蒋百里和杨杰不同,白崇禧并没有留学日本。然而,他因在台儿庄战役中表现出色,令日本人深感畏惧,最终被日本人认为是中国的军事家之一。台儿庄战役爆发时,日本军队占尽优势,几乎可以轻松征服中国。然而,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指挥下,桂军以巧妙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成功打击了日军,令其吃到了入侵以来最大的苦头。

日本人对白崇禧的军事才能表示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中国的军事天才。确实,白崇禧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得相当出色,曾多次在战场上击败日军。

刘伯承为何仅为“半个”军事家?

刘伯承元帅在抗日战争中,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虽然中国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简陋,但他们依靠游击战术、偷袭战术以及运动战,成功地牵制住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本人虽然在与刘伯承的多次交锋中遭遇了困难,但他们依然没有完全意识到中国军队背后的战略智慧。

正因为如此,刘伯承在日本军界的眼中,尽管具备军事才华,但因缺乏大规模正面交锋的胜利,最终被评为“半个”军事家。这一评价,显然低估了刘伯承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军队的实力。

总结

日本所谓的“三个半军事家”是对中国抗战时期军事家成就的一个片面和不完全的评价。实际上,除了蒋百里、杨杰和白崇禧,还有许多中国军事家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日本人未能全面认识到中国的军事力量,导致他们对许多中国优秀军事家的评价远低于实际水平。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百... 阅读这篇文章前,欢迎点击关注,方便您后续随时获取更多类似文章,也方便与我们一起探讨与分享,您的支持是...
原创 “... “每当我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我总会想起那个曾经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仿佛回到了那段扩红的岁月...
原创 日... MCN首发激励计划 文 | 懂点历史赵富贵 编辑 | 懂点历史赵富贵 “绝对不投降”,这句话是...
原创 如... 在普遍的认知中,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认知偏差,那就是“失败者做什么都不对”。这种偏差在逻辑上称作“以果定...
原创 史...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沧海桑田,...
原创 拿...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论... 1955年深秋的一天,彭德怀的办公室里,作战参谋王政柱递给他一杯茶,突然问道:“老总,张副司令的军衔...
清朝的一首“马屁诗”,仅有28...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在清朝历史的浩瀚文海中,流传着一首仅有28字的短诗,它虽字数寥寥,却因...
原创 公... 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公孙瓒也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北方这片土地上威风凛凛,无...
原创 杨... 说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女,杨贵妃一定榜上有名。她不仅美貌倾国,更与唐玄宗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