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便捷地接收到我们后续发布的类似文章,并能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来源!
文|Neil
编辑|t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但它的统治者与权力阶层却被认为是相对懦弱的。这里所说的“懦弱”,并非指百姓或基层人民,而是指当时的皇帝以及高层政治精英的软弱无力。然而,尽管如此,宋朝依然存在一些硬骨头人物,岳飞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岳飞的死,几乎瞬间使得南宋的军事力量失去了一个核心支柱,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秦桧因为他与岳飞之间的诬陷与背叛行为,也一直承受着人们的恶名。
作为一名敢于与金国兵力对抗的将领,大家是否好奇过岳飞的年薪是多少?如果他生活在当代,他的年收入大概会是多少呢?
从职位角度来看,岳飞在去世时是枢密院副使,这是当时的重要职位,类似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权力巨大,责任重大。那么,这个职位的薪资究竟是多少呢?
根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六》的记载,岳飞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升任枢密副使,正二品官职,这个职位在北宋时期也曾由战功卓著的将领狄青担任。除了这个职位,岳飞还兼任了多个地方的节度使及招讨使。
因此,岳飞的收入应当来自于这些职位的俸禄。根据一些文章的说法,岳飞每年的俸禄为7.2万贯,换算成银两,这个数字让人惊讶,因为当时普通百姓一年花费仅需约20贯,岳飞的收入与普通百姓的差距可谓天文之大。
然而,这个说法不无疑问。想想看,在签订檀渊之盟后,南宋每年给辽国的岁币是10万两,而岳飞的年收入为7.2万两,这是否显得不太合理呢?
笔者认为,7.2万贯的说法属于理想化的推测。岳飞在升任枢密副使后不久便被调任为武胜、定国军的节度使,并且还担任了万寿观使等职。多个职位的俸禄叠加,再加上朝廷提供的米、丝绸、冬棉等物品福利,经过折现后,确实可能接近这个数字。
然而,考虑到南宋时期物价波动较大,岳飞不可能每年都拿到7.2万贯的实际收入。而且,辽国并非愚蠢,若一个官员的年收入高达7.2万贯,是否太过轻视他们呢?
基于以上分析,岳飞每年收入7.2万贯几乎不可能,但他的确是一位极为富有的将领。让我们假设,岳飞能在南宋最繁荣的时期,利用多个职位的收入和福利,通过高价出售官府物品,确实赚到了7.2万贯,那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我们可以以米作为换算单位。在任何历史时期,米都是硬通货,南宋时期的米价会随战争局势波动。我们假设在一个粮食丰收、物价稳定的年份,1贯钱能够买到2石大米,一石大约为118斤,相当于118公斤。根据今天的市场价格,东北大米约为6元一公斤,那么7.2万贯的钱就可以购买8496000公斤大米,换算成现代的价格,总额为50,976,000元,超过五千万。
此外,岳飞作为节度使,还享有许多土地和封地,成为了“包租公”,即使不收租,光是这些收入也足以让他成为千万级富翁。即便他无法赚到全额7.2万贯,他依然是位年收入百万的将军,过得非常富足。
总体来说,岳飞的年收入肯定不是7.2万贯那么多,但他无疑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将领。根据《鄂国金佗粹编》的记载,岳飞在家族被抄时,手中现金仅有九千贯,这与他的预期收入不符。
其实,岳飞并非节俭之人,他花钱大方。其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岳家军的投入与培养。在《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四》中有提到,岳飞常常将自己的薪水用来改善岳家军的装备,甚至自己掏钱为军队打造了上千把新弓。胜利后,所获得的赏赐,他几乎都分发给了手下士兵,从不自己占有。
而且,岳飞非常注重奖赏的落实,曾经因为发现有军官私吞赏赐而亲自将其斩首,这显示了他对手下的公平和对岳家军凝聚力的重视。他传递了一个信号:跟随我,你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岳家军的利益永远捆绑在一起,大家一起享受最好的待遇。
只可惜,尽管岳飞如此英勇,但最终还是遇到了一位懦弱的皇帝。宋仁宗用“庆历增币”换来了耶律洪基的“42年未曾接触兵革”的承诺,而岳飞本想带领岳家军亲自出征,打出一片天地,然而,赵构与秦桧的懦弱和背叛,最终使得这场抗金战役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