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真是数不胜数,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却只有几位,曹操、刘备、孙权无疑都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三国初期,关羽、张飞等豪杰的风采也曾炙手可热,但到了后期,诸葛亮与司马懿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明星。诸葛亮早年便辅佐刘备,屡立战功,成为蜀汉的顶梁柱;而司马懿在三国前期却较为低调,几乎不为人知。那么,为什么像司马懿这样一个才智双全的人物,前期却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呢?
司马懿,字仲达,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焦作。他既是魏国的重要权臣,又是西晋的奠基者。三国纷争了多年,诸多豪杰争地盘、打战斗,但最终赢得胜利的却是司马家族。尽管如此,司马懿这一门名门望族,在三国前期却鲜少为人所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司马懿自幼聪颖,才智出众。二十岁时,他便已显露出非凡的智慧。杨俊曾称他为“非同寻常人”,而杨俊本人正是一位擅长识人的人。后来,尚书崔琰更是对司马懿的聪慧赞不绝口,甚至对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表示:“你不能与他相比。”如此聪明的一个人,怎会不被曹操看中呢?曹操素以爱才著称,自然不会放过他。果不其然,曹操曾多次邀请司马懿出仕,但司马懿并未立即接受。
司马懿最终归顺曹操,实际上并非出于主动选择,而是被迫接受。当时,曹操已经成为丞相,并给司马懿安排了一个职务——文学掾。根据《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如果司马懿不履行此职,曹操便会将他捉拿。因此,司马懿无奈只能接受这个安排,进入了曹操的阵营。此后,他与曹丕有较多接触,但却很少参与外部的军事行动。
其实,司马懿在三国初期未能展现才华的原因,正是因为缺乏机会。曹操虽然有意让司马懿发挥能力,但司马懿并未完全认同曹操。而且,当时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诸如郭嘉、荀彧、贾诩等都在他身边,司马懿在这些谋士的光芒下,难以有自己的位置。特别是郭嘉,更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深得曹操的信任,因此,司马懿也未能得到展示才华的舞台。
随着曹操日渐年迈,司马懿却未曾放松警惕,因为他清楚曹操对他的戒心。曹操虽然知道司马懿聪明,但也始终觉得他有野心,不可能甘心屈居人下。曹丕与司马懿的关系渐趋密切,曹丕向父亲曹操证明,司马懿并非曹操所想象的那种人。然而,曹操去世前,仍不忘叮嘱曹丕要除掉司马懿。
司马懿并非愚昧之人,他早已看透了曹操的心思。当时,他深知只有低调行事,隐藏锋芒,才能更好地生存。正如古人所言,成大事者必能隐忍。司马懿的低调与隐忍,直至曹操死后才有所改变。因为他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取得了胜利,曹丕对他的信任与依赖日渐加深。随着曹丕去世,司马懿逐渐掌控魏国的大权,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从这一切可以看出,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最终成就一番大业,正是因为他深谙低调与隐忍之道。曹丕的信任和支持,为他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也为他日后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曹丕,司马懿或许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你们认为呢?
喜欢的朋友们,欢迎转发、评论和收藏,顺便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