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帝。虽然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正式登上帝位,但她在实际掌控权力上无疑比许多皇帝还要强大。慈禧不仅影响了清朝的命运,她几乎主宰了整个大清王朝的政治局势,成为了爱新觉罗家族历史中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尽管慈禧从未登基,但她的权力却远远超越了名义上的帝王,成为了那个时代真正的掌权者。
咸丰帝在位时,慈禧凭借自己显赫的家世被选入宫中,最初只是封为贵人。随着她为咸丰帝生下儿子,她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晋封为妃。或许正是因为拥有了儿子,慈禧的权力欲望逐渐萌生,并在日后的权力斗争中越发明显。咸丰帝死后,慈禧被赋予了特殊的责任,她的儿子同治帝继位,而咸丰帝在临终时将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慈禧和慈安太后。于是,两位太后共同掌权,开始了\"垂帘听政\"的政治局面。在这段时期,慈禧与慈安两位太后联合亲王发动政变,将权力牢牢掌控在手中,逐步剔除朝堂上的反对者,最终使得她们成为了名义上的皇帝,实际却有着真正的权力。
然而,同治帝在位时因染病早逝,这一事件至今仍让后人津津乐道。随着同治帝的去世,慈禧再次扶持了咸丰帝的侄子光绪帝登上了皇位,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继续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光绪帝虽然坐上了皇位,但他并未拥有实权,反而成为了慈禧太后权力的工具。因支持变法遭遇了顽固官僚的强烈反对,光绪帝最终被慈禧囚禁,直至去世。
在光绪帝死后,慈禧太后继续保持自己的风光一生,最终于1908年去世。离世前,慈禧早已为自己的葬礼做了周密的准备,甚至为自己选定了下葬的位置,并指派专人打造陵墓。这些细致的安排,展示了她一生对权力和安排的高度掌控。然而,尽管慈禧在1908年去世,却直至1909年11月9日才将其安葬,这一延迟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好奇。
关于慈禧延迟下葬的原因,历史上有几种猜测。有人认为,延迟一年的时间是为了让宫廷为她准备随葬品。作为清朝最后一位实际掌权者,慈禧拥有无数的财富和珍宝,她死后这些珍贵的物品被准备放置在她的棺材内,陪伴她进入长眠。据史料记载,慈禧的尸体被裹在镶有八百颗珍珠的被子中,且古人信奉的封建思想也使得她的被子上被绣上经文,希望她在来世得到庇佑。除了被子,棺椁内还充满了珠宝和玉器,珍珠的数量多到难以计数。
她的遗体上还戴着凤冠,嘴中含着夜明珠,脖上佩戴着珠宝,身上穿着由金丝编织的华服。她身旁的陪葬品数不胜数,不仅是慈禧生前积累的珍宝,还有她的追随者为她带来的陪葬物品。这些贵重物品见证了她在清朝最后一段时期的权力和地位。
另一个可能导致延迟下葬的原因是古人对黄道吉日的重视。古代人对于葬礼的日期和时辰极为讲究,迷信思想深植人心,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非常重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慈禧太后为何要将下葬时间推迟一年。
此外,陵墓建设的未完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慈禧太后缜密的心思和高超的手腕不仅体现在她的政治生涯中,也反映在她对自己葬礼的精心准备上。她非常担心死后的复仇风险,因此在设计陵墓时特别考虑了安全问题,提前开始了东陵的陵墓建设。由于陵墓未能及时完工,她的尸体只能暂时保存,直到修建完成。
这座陵墓在建成后一直没有得到安葬,直到清朝衰败,军阀混战的年代,孙殿英带领部队爆破了慈禧的陵墓,掠夺了她的所有陪葬物品。虽然孙殿英获得了大量珍宝,但由于盗掘的粗暴手段,许多珠宝玉器也因此损坏。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慈禧太后尸体已经保存了一年之久,尸体没有腐烂、发臭,反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人们原以为是尸体本身散发的臭气,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由于运输途中牲口排泄物的臭气,才让世人误以为是慈禧太后的尸体所散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