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毫无疑问,唐朝当之无愧。盛唐时期,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将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四方,吸引了来自各国的君王、使节、商人、僧侣、医生等众多学者前来求学。每当这些人踏上盛唐的土地,他们便会被眼前繁华的盛世景象所深深吸引。唐朝是一个极为繁荣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展现出空前的盛况。然而,这一切的繁华在安史之乱后突然破灭,唐朝从盛转衰。这场动乱不仅威胁了唐朝的根基,甚至让当时的皇帝被赶出了皇城,百姓也因此流离失所。引发这一切的祸根,正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佞臣——安禄山。
安禄山,原籍辽东营州,父母皆为胡人,本名阿荦山。他的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女巫,而安禄山的父亲早逝,他便一直随母亲生活在突厥族中。后来,安禄山的母亲再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因此安禄山改姓为“安”,并取名“禄山”。在安禄山30岁之前,他只是一个行为放荡的商人。没想到,到了30岁那年,他进入了军营,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能,一路升迁,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便晋升为平卢将军。从那以后,安禄山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他创下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升迁的最快记录。
然而,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样一位从草根起步、迅速逆袭成朝廷重臣的人,竟会叛变造反。事实上,安禄山的叛乱早在多年前便有人预言过,而这个预言的提出者便是唐代著名的方士袁天罡。
袁天罡,隋末唐初的玄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有着广泛的声誉。有一次,唐太宗向袁天罡请教关于唐朝灭亡的预言。作为一个算命大师,袁天罡自然不敢胡乱言说,更不敢直接预言唐朝的灭亡,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于是,袁天罡巧妙地答道:“唐朝的灭亡,和猪有关系,只有等猪能上树,唐朝才会灭亡。”唐太宗听后觉得十分滑稽,认为猪怎么可能爬上树呢?因此,他自信地认为唐朝必定不会灭亡。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如同给唐太宗当头一击。安禄山体型肥胖,许多人都将他比作一头猪。《新唐书》曾形容安禄山的肥胖:“腹缓及膝,奋两肩若挽牵者乃能行。”据说,安禄山的肚皮几乎垂到膝盖,走路时需要用力耸肩才能提起庞大的肚皮,步伐极其笨拙。甚至当他换衣服时,周围的人需要费劲地将他举起,帮他脱下旧衣,穿上新衣,就如同爬树一般的艰难。因此,袁天罡的预言中提到的“树上猪”并非空穴来风,反而是一种形象的表达。
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袁天罡的预言。当安禄山在范阳起义时,他并未直言这是叛乱,而是声称自己接到了皇帝的密诏,要清除宫中权臣杨国忠。唐玄宗起初并未相信,然而随着局势的恶化,李隆基不得不发出命令,试图让安禄山停手并投降。但安禄山并未因此退缩,继续推进,毫不理会唐朝的劝告。
唐朝此时已经盛极一时,久安稳固,许多人早已忘记了危机感。随着安禄山叛军的迅速扩张,唐朝的防线几乎全线崩溃,官兵战力低下,军备陈旧。在叛军的攻势下,洛阳很快陷落。安禄山趁机在洛阳自封为帝,改国号为“燕”,并称自己为雄武皇帝。
如果唐太宗在当年对袁天罡的预言稍加关注,或许这场浩劫本是可以避免的,也为后人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