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何晏,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若提到他的祖父——汉末朝廷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何进,相信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何进,字中郎,是南阳宛人,何晏自然也出自此地。何晏的父亲何咸在他年幼时便早早去世,年幼的他便与母亲尹氏一起居住在大将军府中,接受着显赫家庭的熏陶。
189年,时任洛阳的大将军何进的权力和地位引来了剧变。袁绍心生叵测,趁机在洛阳大肆屠杀宦官,城中一片混乱。在这种时局下,当时尚处在袁绍麾下的曹操趁乱闯入大将军府,并将尹氏收为妾。正因如此,何晏也就成为了曹操的养子,命运从此发生转折。
尹氏之后成为了曹操的尹夫人,并与曹操育有一子,名为曹矩。曹操在征战四方时,常常在动荡之际纳妾,这不仅让他收养了这些女人的儿子作为养子,且常与这些女人生育后代,形成了复杂的亲缘关系。
例如在197年,曹操南征张绣时,他便趁乱纳过张绣的婶娘,并在军营中张扬地展示着他的恩爱。此举惹得已投降的张绣忍不住再次造反,若不是典韦舍命相救,曹操极有可能命丧黄泉,三分天下的格局或许也不会出现。而在198年,当曹操包围吕布时,他也趁乱纳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这个本是关羽梦寐以求的女人。曹操最初并不知道杜氏的存在,但关羽屡次提出此事后,曹操便不再对关羽的请求言听计从,最终自己将杜氏纳为妾。
有趣的是,何晏成年后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曹家三代对这两个养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秦朗性格沉稳,行为低调,很得曹操及曹丕、曹睿的喜爱,曹操甚至常以“阿苏”亲切地称呼秦朗。而何晏则不同,他为人外向,张扬不羁,虽曹操可能不太在意他,但曹丕、曹睿都未对他表现出好感,尤其曹丕甚至称他为“假子”。这很可能与何晏不拘礼节,且身着与曹丕相似的衣服有关。曹叡认为他浮华,并未对他给予重用。
何晏在官场上的崛起,主要发生在曹爽辅政期间。曹睿对像何晏这样的浮华之士并无好感,而曹爽则偏爱这样的人,所选的亲信几乎都是这样的人物。所谓“浮华人士”,并不是指这些人轻浮无耻,而是他们言辞华丽、夸夸其谈,文化上具备才华,能够坐而论道、著书立说。
何晏之所以在历史上留有名声,主要得益于他的哲学贡献和审美创新。哲学方面,他与夏侯玄、王弼等人共同开创了魏晋玄学,推动了对老庄思想的崇尚,特别是何晏提出的“贵无论”理念,突破了两汉宇宙本原论的框架,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尚显粗糙,严格来说,诸子百家的学说大多不符合哲学的严格定义。按现代哲学标准来看,只有道家的学说可以被称为哲学,其它更多偏向应用型学科。直到宋代,朱熹借鉴佛学,创立了天理,并将儒学从伦理学提升为哲学。魏晋玄学,虽然源自道家,但其探讨更多关注的是形而上的“有”与“无”,这种思辨方式影响了后世的“清谈”风气。
然而,很多人并不关注哲学本身,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多依赖常识,这也导致一些人三观不正、是非不清。因此,虽然哲学对何晏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但普通百姓往往难以理解其深奥的学问。
何晏的另一个著名之处在于他的外貌。古人称之为“傅粉何郎”,意指他脸如白雪,洁净如粉。这个成语中的“何郎”便是指何晏。他不仅长相俊美,皮肤如雪,而且还喜欢打扮、善言辞,因此他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曹睿曾因何晏皮肤过于白皙,怀疑他是否涂了粉。于是,他安排何晏入宫,在炎热的夏季让他吃了一大碗热汤面。结果,何晏果然大汗淋漓,证明了他的白皙皮肤并非修饰。曹睿从此相信,何晏的美貌完全来自天赋,而非人为修饰。这也就是成语“傅粉何郎”的由来。
此外,何晏还开创了吃五石散的风气,这种由五种药石混合而成的药剂,不仅让人神清气爽,还能让身体产生热气,增强个人的美感。但这其实是一种慢性毒药,很多名士因为服用这种药物而最终丧命。魏晋时期的许多风流人物,往往因食用五石散而做出一些荒诞的举动,甚至有人因此导致生命悲剧。
总之,何晏不仅在哲学和审美上开创了独特风格,他的生活方式、外貌和个性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的影响深远,不仅局限于历史,还延续至文化和时尚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