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景泰:父子三人,勇冠西军,两子勇将,战死沙场
创始人
2025-09-10 10:33:45
0

景泰

景泰,字周卿,出身于北宋普州,是仁宗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他不仅武艺超群,文才也非常出众。在与西夏的多次交战中,景泰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屡次获胜,积累了丰厚的战功。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在世时的荣耀终究无法掩盖家族的悲剧。景泰的两个儿子在军中服役,都是战功赫赫的将领,但不幸的是,他们最终都在战争中壮烈牺牲。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北宋时期景泰与他的两个儿子——景思忠、景思立这三位英烈的感人故事。

景思忠

景泰的大儿子景思忠,任遂州驻泊都监,在抗敌过程中表现出色。一天,敌军向淯井发起猛烈进攻,面对急迫的形势,景思忠毫不犹豫地带领五百名士兵前去救援。然而,由于敌人兵力强大,景思忠麾下的士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剩下的士兵纷纷劝他撤退。尽管面临重重压力,景思忠依然选择不顾生死,坚定地举剑奋战,最终壮烈牺牲。此消息传至宋神宗耳中,皇帝对此表现出深切的哀悼,赐给他家人丰厚的金银帛绸,以表彰其英勇的精神和付出。

景思立

景泰的次子景思立,则是景思忠的弟弟。在西夏军队的攻击下,他带兵前去救援顺宁。面对其他将领的接连失利,景思立却凭借过人的指挥才能,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队伍。后来,他参与策应王韶的攻势,攻占熙州并建立了当川堡,接连征服了羌香子与珂诺城,平定了河州。在与羌族的战斗中,景思立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华,军队士气大振。

在这场战役中,青宜结鬼章作为唃厮啰政权的统帅,带着两万大军袭击伐木小队,致使七名小校遇害,还撰写挑衅文书。景思立对此愤怒不已,带领六千名士兵发起攻击,直取白城,韩存宝及魏奇作为先锋,王存则负责左翼,贾翊则负责右翼。凭借出色的战术安排,他们与敌军展开激烈交锋,但青宜的兵力诚然庞大,他们被围困在重重包围之中。虽然景思立最终成功突围,但在撤退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将士负伤,景思立为了掩护队伍后撤,奋勇作战,最终不幸战死。

尽管皇帝因景思立在战争中未能取得胜利而未给予其追赠官职,但在了解到他母亲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便派遣景泰的三子景思谊担任秦州判官,以确保能照顾到老母的生活。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之亡,始亡于嘉靖。” 明朝的嘉靖年间,历史上常被提及,许多人认为明朝的衰败开始于这个时期。朱厚...
原创 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乱世英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吕布,号...
原创 最... 在古代封建王朝之中,社会整体已被男权主义所主导。在这种男权社会中,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一位男性可以娶...
原创 宋... 历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即冗员、冗兵和冗费,这三者导致了宋朝陷入了贫弱的...
原创 老... 1982年,故宫博物院传来消息,慈禧太后的生前照片终于有了下落。作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者,慈禧对中国近代...
原创 唐... 大唐王朝,作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时期,充满了许多出人意料的奇事。受胡俗的影响,这个时代的宫廷和家...
原创 杨...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四日,马嵬坡的晨雾依然未曾完全散去,清晨的山谷中却充满了禁军士兵震耳欲聋...
原创 他... 淮阴有个叫信的人,他性格胆怯,虽然长得高大,平时总是带着刀剑,可在关键时刻却显得非常畏惧。有一天,市...
原创 公... 公元198年,曹操和刘备联合攻打吕布的下邳。 为何曹操和刘备会一起对付吕布呢? 刘备的理由很简单:...
原创 十... 铁帽子王的由来及十三阿哥允祥的贡献 铁帽子王的背景 “铁帽子王”这一称谓源自清朝的封爵制度,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