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一问题颇具趣味,下面我们来展开设想。在这个前提下,满清坚决不入关,因此,我们的结论也必须建立在这一设定上。请不要问为什么清军不入关,这是问题本身的设定。如果满清选择不入关,个人观点认为,要么满清有可能发展成横跨美洲和亚洲两大洲的列强,要么便会在多方势力的冲击下,最终灭亡于北亚。
我们不去讨论当时国内的局势,假设按照李自成和南明几块势力来看,谁都难称雄主。最终统一的大概率是“矮子里拔将军”,而这个统一的过程和恢复国力显然会耗时几十年。这段时间将是大清在关外生存、发展并确定防线的关键历史时期。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规划,大清完全有可能成为横跨美洲和亚洲的列强;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大清可能会在周边各方势力的夹击下,最终灭亡于北亚。
第一种:横跨亚美大陆的大清成为列强
从下图可以看出,如果大清没有进入关内,便会有三个扩张的方向:西边的蒙古、南方的朝鲜和北方的沙俄。首先看朝鲜,依据历史上大清两次入侵朝鲜的情况,征服朝鲜问题不大,因此朝鲜能够作为大清向外扩张的后勤补给基地。接下来是蒙古,满清征服蒙古不仅解决了与大明抗衡的需要,还借助蒙古的骑兵来充实八旗军的兵力。显然,这也不会是问题,只要满清能够给予蒙古相应的承诺。
如果大清仅限于在北亚发展,凭借当时东北亚最强大的骑兵力量,足以维持类似于渤海国的存在。然而,随着中原王朝和沙俄的逐步崛起,压力不断增大。为了突破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便是向北进军。或许有人会问,北上真的有财富可言吗?答案是肯定的。沙俄之所以迅速扩张东部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珍贵皮毛的需求。
沙俄的财政收入中,西伯利亚的动物毛皮交易税收占据了重要比例,甚至在17世纪中期,毛皮交易的税收曾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在西伯利亚汗国被征服之后,紫貂皮的年产量就高达20万张。而满清作为渔猎民族,打猎捕杀动物本能强烈,西伯利亚的珍贵皮毛便是天然宝藏。
而沙俄的探险队刚刚进入远东地区,满清完全能够与之抗衡。事实上,满清在雅克萨与沙俄的战争中成功击败了沙俄,此时正是满洲八旗的鼎盛时期,能够轻松压制哥萨克部队。若大量珍贵的毛皮资源被掠夺并通过关内交易获得丰厚回报,那么大清向北进军便成为必然。凭借强大的军力、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以及八旗军的机动性,满清完全有能力向勘察加半岛和楚科奇地区推进。
北美与西伯利亚地理环境相似,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纬度相同,气候也非常接近。如果大清有机会沿着北美的安第斯山脉南下,他们将遇到西班牙、英法等殖民势力。虽然这意味着与西方殖民者的激烈冲突,但我们不能低估满清的战斗力。毕竟,沙俄的哥萨克骑兵曾经纵横欧洲,而满清的骑兵精锐如何会畏惧当时的西方殖民者?
北美土地肥沃,物产丰盈,黑奴劳动繁重,若满清能够在此建立势力,便能与西方殖民者展开土地资源争夺。虽然面对热兵器,满清可能会受损,但这反而促使其加快学习使用现代火器。正如准噶尔与满清的对抗,最终也是得益于对西方热兵器的学习。若满清长期与西方殖民者对抗,他们将逐步掌握热兵器使用,最终可能能站稳脚跟。
设想一下:满清如果能够在富饶的北美建立政权,他们将拥有充足的土地、矿产和毛皮资源,成为横跨亚美的大帝国。
第二种:满清作为东北亚强国,面临多方压力最终灭亡
如果满清坚持不入关,那么关内的势力如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和南明的纷争将成为一个长期的局面。这三股势力都不具备统一的能力,但最终必然有一方能够完成统一。随着局势逐渐平稳,任何一个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都不可能任由东北的满清独立存在。
如果满清仅满足于在东北亚地区强盛,逐渐崛起的沙俄、准噶尔和中原王朝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沙俄向南扩张,准噶尔在吞并喀尔喀后将目光投向满清,企图恢复蒙元的辉煌,统一草原。这将是满清面临的最大威胁。最终,满清将被沙俄、准噶尔和中原王朝三方势力合力压垮,走向灭亡。
小结:
在满清坚持不入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关键在于满清是否具备进取精神。根据历史上满清的扩张意识,成为横跨亚美两州的大帝国的可能性较大。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