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女性的身份达到了权力的巅峰,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掌握皇权的女性。然而,这样的成就并非没有代价。尽管武则天成功登基为皇帝,但她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显而易见,朝中的大臣们大多数忠于李氏王朝,始终坚定支持着李唐的统治。与此同时,武则天的家族却没有能够接手大任的继承人,后辈中最为出色的两位不仅视野狭隘,而且只懂得使小计谋和阴谋伎俩,难以在政坛中有所作为。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武家族的成员被安排在了多个重要的位置,然而,时光一转,当武则天离世后,武氏家族便遭受了灭顶之灾。由于李氏家族、朝中大臣以及关陇贵族的联合打压,武氏一族几乎被迫害得几乎全员遇难。尽管如此,武氏家族中却有一位后代成功保全了性命,并最终安享晚年。
这位幸存的武氏后人名叫武攸绪。令人好奇的是,他是如何在政治风波中挺身而出,保持自己的安全和独立的?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放弃”。
武攸绪是武则天的侄子,他年少时便被任命为太子通事舍人,并封为安平王,成为朝廷的一位重臣。随着武则天的登基,武家族的成员位置逐渐上升,逐渐开始打压李唐王朝的旧臣。然而,武攸绪却并不贪恋权利与名利,他对这场权力争夺战持以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公元695年,他选择放弃所有的官职和爵位,离开朝廷的纷争,秘密前往深山中隐居生活。在他隐退期间,武则天依旧掌权接近十年,而武攸绪却从未走出崇山一步,彻底与世隔绝。他在这段时间内,专注于研读《周易》和庄子的作品,潜心钻研学问。
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即位。在登基之后,唐中宗对武攸绪表现出极大的欣赏之情,曾两次派人拜访崇山,诚恳邀请武攸绪回到京城见面。这两次造访,也成为武攸绪之后唯一的机会来京。唐中宗与武攸绪交谈时,曾多次提议他出山任职,但武攸绪始终坚决拒绝,坚守自己的信念,表示自己绝不愿意再回到官场之中。即使唐中宗赐予武攸绪丰厚的赏赐,他也未曾接受过一分一厘。在会见了皇帝后,武攸绪迅速回到了他心爱的崇山,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隐居生活。即便他的兄弟们接连遭受李氏家族的迫害,他也没有离开过他所钟爱的崇山。
后来,武攸绪经历了唐朝的两位皇帝——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依然未受到任何政治波及。为了保护这位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的“武氏不倒翁”,唐玄宗特意下令,严禁他人打扰武攸绪的隐居生活。
最终,在公元723年,武攸绪安然无恙地去世,享年69岁。这个在历史波涛中始终选择避风头的人,令人不由得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