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性,尽管历史的主导权往往被男人牢牢把握,但在关键时刻,女性的力量有时能够轻易地改变事件的走向。
在古代,吕雉和武则天无疑是被称为“恶女人”的巅峰代表。两者都依靠男性的支持登上权力的舞台,后期通过母以子贵或是借助自身的智慧掌控了一切。武则天更是雄心勃勃,建立了武周,成为千古一帝,毫不留情地诛杀了李氏后代。而吕雉也绝不逊色,两人均在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因此,后世的认知中,吕武二人常被视为祸国红颜,朝廷对此极为警惕,尤其是在宋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外戚势力控制政权并且记取历史的教训,统治者与士大夫成功建立起共治的局面。尽管如此,历史总是有意外之事发生,宋真宗在他当王府时,意外收了一个侍妾,后来这位侍妾竟成为了他的皇后,死后代为管理朝政,直到她去世都不愿意将权力归还。这位女性的身世便是刘娥,她被后人总结为具备吕雉和武则天的才能,却没有她们那样的恶行。
显而易见,这三位女性在权力和手段上可以同台竞技,但史学家普遍认为,刘娥的才能与吕、武相当,而她的善行则让她避免了历史的负面评价。通过仔细研读当时的记录,我们会发现,三人的人生轨迹虽相似,但刘娥在两个关键方面与吕雉和武则天截然不同,从而改变了她的历史评价。
首先,刘娥并没有大肆迫害赵姓后裔。尽管她掌权后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强化自己的派系,对于反对派的处理虽以流放或罢免为主,却并未对喻姓后代进行清剿。即便八贤王为了躲避她的权势而隐居在家中,也未遭到责难。或许当时太宗已稳固了赵氏的权力,使得赵姓贵族对朝局的影响微乎其微,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权力,成为闲散宗室,因此刘娥对他们的处理并不算迫在眉睫。
而吕雉却面临着刘氏封国的实质威胁,若不斩草除根,她自身便无法掌握真正的权力。而武则天的目标则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对于李姓后代,她视之为对手,只有死亡才能了结对她的威胁。
其次,刘娥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未曾威胁到赵氏的权力,也没有对亲属进行任意的封爵。尽管她手握大权,曾多次身着帝王礼服祭祀,也有臣子劝谏她称帝,但她始终自视为赵家的儿媳,只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朝廷,保持现状,而并无意谋求更高的地位。
这一方面的原因或许与她的出身有关。身为孤儿的她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支持她,吕雉和武则天都有显赫的娘家势力可以作为后盾,而刘娥却没有这样的社会支持,唯一的亲属是已故的前夫,她所依靠的只能是朝中的忠臣。这些朝臣自然都清楚她的尴尬局面,因此她在称帝的想法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她身边连个侄子都没有,完全无法建立起自己的王朝。这样的现实让她理智地拒绝了称帝的诱惑,宋仁宗始终是名义上的皇帝,尽管没有实权,但仍有许多朝臣在反对她。
因此,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刘娥最终选择了理智,在这之中为她未来的良好评价埋下了伏笔,整个宋朝也因此对她持有正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