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做什么?要杀就杀吧!”
在岳家军的行刑场上,李宝被五花大绑,面色复杂地看着坐在不远处的岳飞。他曾经是那位血气方刚、怀有满腔报国热忱的英雄,然而此时却因触犯军纪,擅自逃离队伍,面临着即将被斩首的命运。就在行刑即将开始的前一刻,岳飞却忽然下令停手,令李宝困惑不已。究竟为何岳飞会在此时做出如此决定?李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回顾北宋末年的动荡局势,金人的入侵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恐慌。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而李宝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李宝自幼便以其豪爽、好打抱不平的性格在村里名声大噪,人人皆知他是那位敢于与恶霸斗争、性格直爽的“泼李三”。李宝的声名鹊起,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度过了许多快意的时光。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金军的铁蹄逐渐逼近,李宝所在的村庄也未能幸免。金兵一到村庄便开始放火烧杀、抢掠民财,毫无人道可言。得知这一消息后,正在山上打猎的李宝愤怒不已,立刻携带武器下山,与金军展开激烈的搏斗。
尽管李宝身手了得,但单凭一人之力显然无法对抗金军的庞大队伍。很快,他的兄弟们纷纷拿起武器,聚集一堂,合力将金军赶出村庄。然而,大家都知道,金人绝不会轻易罢休,后果可能更加严重。于是,李宝带着战友们收拾了金军遗弃的装备,组建了一支抗敌队伍,开始游走在当地与金军对抗。
虽然这支队伍无法和金军正面交锋,但他们凭借灵活的游击战术给金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李宝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称他为“英雄”。他的行为也让更多年轻人纷纷加入了这支队伍,壮大了队伍的规模。
然而,英雄的道路从来都不会平坦。随着队伍的扩张,李宝的抗金队伍逐渐引起了金人将领的重视,他们深深痛恨李宝的存在,便决定派遣大军前来清剿。
在一次作战中,李宝未曾察觉到敌军的埋伏,整个队伍陷入了包围之中。面对困境,李宝依然冷静指挥,带领将士们拼命突围,刀枪相向,血染战甲。经过无数次生死拼搏,李宝最终因重伤昏迷不醒,而他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
李宝醒来后得知这一惨痛的消息,痛心疾首,悔恨不已。他无法面对那些曾将孩子托付给他的家庭,愧疚于无法保护好自己的兄弟。然而,李宝也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寻找新的生路。面对金军的逼近,情况依然岌岌可危。
在痛定思痛后,李宝开始与兄弟们商议未来的出路。一名队员提出:“大哥,我听说岳将军一直在抵抗金贼,不如我们去投靠他?眼下我们无依无靠,继续与金贼对抗,不是死就是被俘。”
经过商议,李宝决定:“明天我们就出发,投奔岳将军。”
很快,李宝带着仅剩的几十名兄弟来到岳飞的大营前。他们一行人在营门前跪下,李宝拱手说道:“我李宝,带领兄弟们前来投奔岳将军,只求为国除敌,夺回失地。”
岳飞闻言,立即上前将李宝扶起,惊讶地说道:“原来是李宝!早已听闻大名,今日终于得以一见。”岳飞早就知道李宝的事迹,心中早有招募之意,便郑重地说道:“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岳家军的一员,但必须记住,军令如山,犯错者将受到严惩。”
李宝被收编进岳家军后,加入了精锐的部队。然而,李宝的兄弟们却开始感到不满,曾经的英雄如今却只能做一个小兵。有人忍不住发牢骚:“大哥,咱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待遇?想当初,咱们每到一地,百姓皆称英雄,而如今却沦为小兵,这样还不如单干。”
李宝瞪了他一眼:“胡说八道,岳将军对我们不薄,最重要的是,眼下要专心对抗金贼,其他的虚名又有何用?”
但有些兄弟心中难平,趁夜深人静之时,悄悄计划逃离岳家军。不料,他们的逃跑很快被发现,所有人都被捉了回来。在这个时候,逃兵是死罪,李宝也因此被铐上了镣铐,押赴刑场。
岳飞怒气冲冲地质问李宝:“李宝,你带来的这些人竟然做出扰乱军心的事,应该如何处置?”
李宝毫不畏惧,直言道:“要杀要剐,随将军之意!”
行刑即将开始,李宝的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倒下,直到轮到李宝时,岳飞突然一挥手,喊停了行刑。
所有人都震惊了,为什么岳飞会在这个时刻下令停手?
事实上,岳飞早就对李宝心生敬意,他不愿让这样一位有胆略、有智慧的人才被浪费,便给了李宝一个新的任务,让他带领一支队伍回乡,继续抗金。岳飞相信,这样的力量将成为击败金军的希望。
李宝回到家乡后,迅速组建起新的抗金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队伍日渐壮大,李宝还特别注重发展水军。经过几次与金军的激烈海上作战,他的队伍取得了显著的胜利,名声大振,甚至被列入了外国典型战例,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