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考古学家在唐太宗的昭陵附近发现了一个宏伟的墓葬,令他们感到极大的惊喜。这样的墓葬往往属于唐代的重要人物,尤其是朝中的名臣或贵族,通常都伴随着众多珍贵的陪葬品,对于研究唐朝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精细勘察,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墓葬的规格竟然达到了皇后级别。然而,唐太宗的皇后只有一位——与他共同安葬在昭陵的长孙皇后,那另一位“皇后”又是何人呢?考古学家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了墓主人身份——她正是唯一一位以皇后之礼下葬的唐朝公主——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幼女,同时也是唐高宗李治的亲妹妹。虽然她是唐高宗的众多同母姐妹中唯一获得皇后礼遇下葬的,但她究竟为何如此特殊呢?答案一直悬而未决。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是恩爱至深的一对夫妻,他们共育有三子七女,而新城公主是他们最小的孩子。新城公主降生时,长孙皇后因病缠身,长期卧病在床。然而,唐太宗依然不离不弃,守在她身边,直到长孙皇后勉力为之诞下了这个小女儿。长期的孕育与身体的困扰已经让长孙皇后的健康日渐衰弱,而新城公主的出生或许就是导致她最后撒手人寰的最后一根稻草。年仅两岁的她便成了无母的孤儿。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死感到痛心疾首,所有的爱与悔恼都倾注在了他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们身上,尤其是年幼的女儿新城公主,他对她的关爱更是无法言喻。唐太宗甚至亲自将长孙皇后最小的几个孩子带到自己的宫殿中抚养,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亲自带娃的皇帝之一。他几乎倾尽一切照顾新城公主,心疼她失去了母亲,也害怕她受不到妃嫔和保姆们足够的关爱。
长孙皇后的其他孩子们也对新城公主十分怜爱,经常入宫探望她,但由于父母家族遗传的气疾,新城公主与她的几位哥哥姐姐都常常卧病在床。唐太宗为此曾下令大赦天下,祈求神灵庇佑子女健康。然而,这些迷信手段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长孙皇后去世后,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新城公主的家庭。新城公主的两位姐姐——长乐公主李丽质与晋阳公主李明达相继因病去世,这更让唐太宗对她疼爱有加。当新城公主年仅八岁时,唐太宗破格封她为衡山郡公主,尽管《唐六典》有规定:“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但他仍然不顾朝臣反对,坚持给予她这一封号,显现了他对她的宠爱。
新城公主的婚事也成为唐太宗心头的大事。自她四五岁起,唐太宗便开始为她物色合适的驸马,精心挑选文武双全、品德出众的对象。然而,或许是因为唐太宗觉得没有哪个年轻男子配得上自己的女儿,所以新城公主的婚事一直拖延了很久。
公元643年,唐太宗的重臣魏征因病重卧床,唐太宗十分焦虑,常常亲自前往探望他,甚至带着太子一起前去。魏征已经病入膏肓,唐太宗无奈地询问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魏征此时回忆起自己一生所为,担心如果自己去世,自己的儿孙会成为他人的牺牲品。唐太宗察觉到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品行端正,长得英俊,便决定将新城公主许配给他,既能光耀魏家,也能让魏征安心。
唐太宗亲自带着年幼的新城公主前往魏征床前,宣告婚约:“魏公,我为你做主,将我的女儿许配给你儿子,你放心吧!”魏征虽然病重,已无力动弹,但得知自己的儿子即将与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结为夫妻,感到心头一松,勉力点头谢恩。没过多久,魏征便去世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在魏征去世之后不久,他曾推荐的两位官员——侯君集与杜正伦相继犯事,一位因谋反被杀,一位因结党被贬。唐太宗开始怀疑魏征是否曾与这两人有勾结,于是下令调查魏征生前的行为,这一举措导致了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告吹。
唐太宗随即为新城公主挑选了新的驸马——长孙家族的长孙权。长孙权文武双全,且与新城公主有亲戚关系,两家的婚事也得到了双方的同意。公元649年3月24日,长孙皇后的生日,唐太宗正式下旨赐婚,并特意为长孙权升官,加爵,以示重视。然而,在这时,唐太宗已年老体衰,心中唯一的愿望便是看到新城公主顺利成婚,得到安稳的依靠。然而,婚姻的繁琐程序使得新城公主尚未进入花轿,唐太宗便因病去世。
新城公主失去了最疼爱的父亲,深感悲痛。然而,李治继位后,依然十分疼爱这个妹妹,常常安慰她。新城公主虽心情低落,逐渐恢复了些许平静。唐高宗李治本想打破唐朝“守丧三年”的规矩,想让妹妹早些出嫁,但由于朝廷反对,最终未能如愿。
当新城公主的孝期结束后,李治为她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并赐予她丰厚的嫁妆。然而,为了安抚那些对她嫁妆过多表示不满的大臣,李治不得不为妹妹更改封号,将她的“衡山郡公主”改为“新城长公主”,并为她增加了五千户的食邑。
新城公主与长孙权的婚姻终成正果,婚后两人相处融洽,成为了当时的神仙眷侣。她对婚姻生活极为满意,李治也为妹妹的幸福感到欣慰。然而,随着唐高宗和长孙无忌之间的政治斗争不断加剧,长孙家族的境况变得越来越危急,这也影响了新城公主的生活。
更加不幸的是,长孙无忌在政斗中败北,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长孙家族受到牵连,长孙权被流放边疆。新城公主不忍丈夫受苦,坚决要求与他一同流放。然而,李治出于怜悯,命令将她接回皇宫。
新城公主深感失望,拒绝与哥哥说话,整日心情郁闷,披头散发。李治心疼妹妹的痛苦,便打算为她再挑选一位丈夫。这一次,他选择了韦氏家族的韦正矩,并为其提升官职,希望借此为妹妹提供安稳的生活。然而,新城公主根本不愿嫁给韦正矩,两人因此发生了许多矛盾,最终婚姻破裂,成为了京城中的笑柄。
公元663年,新城公主终因抑郁而去世,年仅三十岁。唐高宗为妹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给予她如同皇后的礼仪。这个举动引发了不少议论,然而唐高宗并不在乎这些,他内心的痛苦远超外界的声音。
新城公主的死深深刺痛了唐高宗,他也意识到自己对妹妹婚姻的干预,最终导致了她的不幸。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唐高宗让妹妹享受了最高的葬礼待遇,最终也解开了当年为何要以皇后之礼葬她的谜团——他意识到自己的决定终究让妹妹失去了她的幸福,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恼。
新城公主一生坎坷,尽管她生于皇家,得到了极高的宠爱,但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她依旧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